
大家都知道巴黎物價貴,而且是越來越貴。
但是,過去的昂貴總還有點理由解釋:
店租貴,名氣大,名設計師裝潢或是名人加持。
但是無論如何,總有個上限,總有點道德感。
可是今天站長去的這家甜點店,訂的價格幾乎是到了無恥的程度了...
大家都知道巴黎物價貴,而且是越來越貴。
但是,過去的昂貴總還有點理由解釋:
店租貴,名氣大,名設計師裝潢或是名人加持。
但是無論如何,總有個上限,總有點道德感。
可是今天站長去的這家甜點店,訂的價格幾乎是到了無恥的程度了...
往年這個時候我都還在台灣過年,啖火鍋,發紅包,每天午餐晚餐中間夾兩個下午茶見朋友應酬編輯,把自己搞得像明星。
今年年來得早,我回巴黎也早,意外地趕上米其林的年度發表會。這裡我得稱讚一下米其林公關,我年年爽約,還是年年收到邀請,米其林不記舊仇,給個讚!
寫得差不多時才發現(也許精明的讀者已經發現了):在巴黎某些星級午餐比小館子的晚餐便宜。巴黎物價越來越高,從前一份套餐30歐元上下到處都有,現在簡直是大海撈針。現在喫一餐,加水加酒,沒有50-60歐元/人,很難走出餐廳。
如果你在巴黎到處亂走,會發現其實20歐元以下的套餐到處都有。對於這些過於廉價的菜色,我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的。根據統計,巴黎餐館有70-80%是使用工業的真空包或冷凍食品,然後在廚房裡微波或烤箱加熱,再認真地擺上兩片新鮮葉子裝飾,出菜上桌,而不是我們想像有一群熱情的廚師在地獄廚房裡現場製作出來的。
看過一個電視報導:一個火山熔岩巧克力不必雇用一個有執照的廚師,只需要一個"員工",依照指示,剪開真空包,放進微波爐,多少度幾分鐘,拿出來就是了。淋上附帶的香草醬(crème anglaise),放上兩葉薄荷葉或是一朵覆盆子,即可端出去給客人,省時省事。
真不知我頭殼哪裡壞去了,萬聖節周末的陽光午後蹲在家裡在寫這篇東西。
做為一個自由業者,我應該像Sex and the City裡的女主角Carrie一樣,出去逛街shopping,採買年底要去山上滑雪的裝備,和朋友在露天座喝咖啡下午茶,還是沿著河邊健身慢跑,去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做文化美容... 最近好幾部影片想看還找不到時間去呢!
這個[不要再問了!]系列簡直是給自己找麻煩,兩年前貼出來後,結果問的人更踴躍了...
前言
喫過晚飯, 看了兩分鐘電視, 轉了幾台, 都是九月政爭, 馬王之戰. 已經看了好幾天, 覺得實在枯燥無趣. 已經開始揣測王金平去大天后宮拜拜, 停留四十分鐘, 被懷疑是否去做馬的人偶報復... 天啊. 還有更無聊的揣測猜疑嗎?
有有有. 王菲李亞鵬離婚, 王菲財產少一半. 唉. 喔, 還有, 傳出哪個小三還是小八懷了李亞鵬的種, 導致王菲不爽, 想去西藏出家... 唉唉. 出去走走吧.
可是彰化市中心的夜晚更無趣, 我小時候原本熱鬧多樣的永樂街夜市改成所謂的觀光夜市之後, 招牌一致化, 商品也一致化了, 兩側闢出機車停放道後面的店家只剩下廉價成衣. 像台灣許多中小型城鎮的夜市, 童年記憶的夜市被觀光規範一槍斃命了.
逛書店是我回台時比較喜歡的活動. 至少住家對面就有諾貝爾書店和金石堂. 書店不像夜市, 夜市走一趟想吃想買想看的就差不多了. 書店可以一逛再逛. 再小的書店, 幾天也逛不完. 而且總有新發現.
可是今晚的新發現竟是我自己, 啞然失笑. 我壓根忘記新書[飲酒書-慢飲葡萄酒的理性與感性](天下文化出版)昨天上市.
對了, 祝大家有個快樂美食的中秋節!
下這個標題我自己都想笑,看起來像什麼飲料還是超市廣告,其實不過是想提供一點夏日巴黎餐廳的資料。
八月是巴黎餐廳的超級淡季,多數餐廳都年休關門,可是偏偏這段時間是觀光客最多的時候,開門營業的多是所謂的觀光客餐廳。
常常被問到八月在巴黎有哪些餐廳可以去。老實說,我幾乎不在這段時間上館子。一來,主廚多半都跑去度假了,連外場服務生往往都是實習生或是臨時工,就別提客人看不到的廚房內場了。二來,連中央市場Rungis供貨都少很多,市中心的傳統市場攤位也少了一大半,餐廳連供貨都不比平常,水準如何維持呢?
所以我總認為八月的巴黎餐廳水準略遜些,不管是小館子還是星級餐廳。如果你喫到水準如常的,那是運氣。
前言
好友林裕森出新書了. 書名[弱滋味]。
書我還沒拿到,可是已經聽到不少好評。
然而我一點都不意外。
裕森和我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大學念書相識,
他從念哲學改念葡萄酒,我從念電影文學改寫美食,
我們差不多同時開始寫作,拍照,出書。
我生性疏懶,好逸惡勤,總是挑最容易的事做。
他正好相反,總是找最跟自己過不去的事情挑戰。
寫一個產區的葡萄酒,他會存好幾年的錢,
就為了去那裏待上半年一年親身訪問當地酒農,實地拍照,徹底融入那裏的人文環境,然後才寫。
他曾經在半夜從波爾多某荒涼的停車場打電話跟我說,
因為被安排獨自住在一個八百年的古堡,窗戶打開面對一片冰冷月光下的墓園,
半夜從古堡倉皇逃出,睡在停車場裡;
也曾在冬季的布根地打電話給我,說他租的房子太冷,冷到開暖氣屋內溫度還在十度以下...
也曾從巴塞隆納打電話求救,因為被搶,他剛在義大利採訪巴薩米克醋,白松露等拍的膠卷全被偷了,
兩個多月的工作付諸流水...
大概只有我知道,他的書[城堡裡的佳釀],[酒瓶裡的風景]和[歐陸傳奇食材]是這樣寫出來的。
我沒有認識另外一個作家是這樣的。
所以我一直很佩服他對書寫主題的執著與熱情。
然而,更讓我佩服的是,我們雖然同時寫作出書,
他,無論在文筆,攝影,理念各方面,都一直在進步。
而我幾乎沒有長進。
這本新書[弱滋味]我還沒讀到,無可置評,先借花獻佛,放這篇名作家李昂的推薦。
將這本書稱讚到如何好,我都很替裕森高興。
然而李昂說書中文字之美,堪與蔡珠兒相比,就有點讓人忌妒了。
可還是高興,且非常期待。
前言:年前消息公佈了,亞尼克要離開Le Meurice了。一如站長於去年初這篇登在聯合報上預測的文章所言。至於去向,站長大膽猜測,是為了LVMH集團的連鎖旅館白馬酒店Le Cheval Blanc做準備。目前白馬酒店僅有滑雪場Courchevel一家,今年預計在馬爾地夫開第二家白馬酒店。而巴黎白馬酒店,預定位置就是塞納河邊已關閉的百貨公司Samaritaine,地點相當好,頂樓的視野在巴黎屬一屬二。至於開幕時間... 大約兩年後吧,正好跟麗池飯店重新開幕同一時間。
而三星餐廳Le Meurice正在尋找主廚接手,但是無可避免的,明年米其林不會再維持它的三星了,最近想去吃的朋友等等吧。
不少人應該還記得,今年年初一家以松露為主題的法國餐廳,以巧克力松露裡面沒有松露的愚蠢話題引起一陣熱議吧?確實,一般巧克力松露是以松露為形,並沒有真正的松露菌菇在裡面,就像牛舌餅裡沒有牛舌一樣。可是如果巧克力松露裡面真的有松露呢?也就是將真正的松露菌菇和巧克力結合呢?
前言:某報紙記者來信做書面採訪,
關於巴黎Le Meurice餐廳主廚Yannick Alleno將在台北開餐廳的看法。
報導登出來,站長只看到第一個回答被引用,後面我認為最有意思的卻沒登出。
記者的說法是當日稿擠,版面縮減,無法登出精采的部份。
好吧,站長自戀兼自大,覺得可惜,
報紙不登,乾脆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獨家批露"!
1.您對Yannick廚藝的看法?從您過去的用餐經驗,Yannick的廚藝最大特色為何?
答:"恢弘大氣,不做作"是我對YA作品的看法。他總是精選絕好的食材,給予大方的數量,簡單而精準的處理手法,嚐起來非常過癮。他不走量小精緻路線,是量大精緻,有一種屬於巴黎這種城市的氣派和華麗。
2.您對這次即將引進台灣的STAY和Sweet Tea的了解與看法?若您曾用餐過,請分享您的經驗。
(各色馬卡龍. 這裡賣得比PH還貴, 餡更札實, 但也更甜膩. 一顆就可以抵一天熱量了.
想想也是, 莫斯科那麼冷的地方, 食物也是跟著環境生產的. 魚子醬這種沒熱量的東西是要裹著貂皮大衣喫才行啊~~)
糕點"新"篇的意思不是站長已經寫過一篇了,而是這幾家都是新近一兩年內開的,手邊拿著過期指南的人是不會找到這幾家好喫的糕餅店的。
這幾家的特色都是年輕糕餅主廚,作品精巧細緻,用眼睛和嘴巴喫一樣享受。
(即將發表的新口味macaron, 其中包括口味奇特的薄荷綠豌豆.)
這是大家都很喜愛的糕餅師Pierre Herme昨天在巴黎rue Faubourg St-Antoie發表的新作.
maki菠菜鮪魚捲, 迷你春蔬. 非常健康營養又沒過多熱量. 重點是: 好喫好喫好好喫!
當下最夯館。
站長有個小本子隨時記下最新的餐廳資訊或是新開餐廳,以下是當下很被討論但是站長還沒時間去探探虛實的。
正因為當紅,通常都不好訂位,但是也因如此,主廚多半認真多了,不敢出錯,值得試試。
外面媒體的揣測是金融危機,當事人的說法是整理庫存,或許兩者皆是,但無論如何巴黎著名的銀塔餐廳La Tour d’Argent要釋出18000支珍釀,拍賣酒藏,絕對是酒界的大新聞。地點是巴黎的拍賣廳Salons Hoche,時間是十二月七、八兩日,預估拍賣總額超過百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