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048_飲酒書_正封 LF048_飲酒書_正封](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bourgogne/1379474113-1143734665_n.jpg)
前言
喫過晚飯, 看了兩分鐘電視, 轉了幾台, 都是九月政爭, 馬王之戰. 已經看了好幾天, 覺得實在枯燥無趣. 已經開始揣測王金平去大天后宮拜拜, 停留四十分鐘, 被懷疑是否去做馬的人偶報復... 天啊. 還有更無聊的揣測猜疑嗎?
有有有. 王菲李亞鵬離婚, 王菲財產少一半. 唉. 喔, 還有, 傳出哪個小三還是小八懷了李亞鵬的種, 導致王菲不爽, 想去西藏出家... 唉唉. 出去走走吧.
可是彰化市中心的夜晚更無趣, 我小時候原本熱鬧多樣的永樂街夜市改成所謂的觀光夜市之後, 招牌一致化, 商品也一致化了, 兩側闢出機車停放道後面的店家只剩下廉價成衣. 像台灣許多中小型城鎮的夜市, 童年記憶的夜市被觀光規範一槍斃命了.
逛書店是我回台時比較喜歡的活動. 至少住家對面就有諾貝爾書店和金石堂. 書店不像夜市, 夜市走一趟想吃想買想看的就差不多了. 書店可以一逛再逛. 再小的書店, 幾天也逛不完. 而且總有新發現.
可是今晚的新發現竟是我自己, 啞然失笑. 我壓根忘記新書[飲酒書-慢飲葡萄酒的理性與感性](天下文化出版)昨天上市.
對了, 祝大家有個快樂美食的中秋節!
自序 - 風花雪月,蟲唧鳥鳴
這些文章選自寫了三年多的一個葡萄酒專欄。
編輯當初邀稿就說了,我不是專家,寫不來葡萄酒專業文章。編輯回說,寫點跟葡萄酒有關的,給像我這種不懂又愛喝的人看的。
我周圍喝酒的朋友大約分兩種,一種是懂酒的,一種是想懂而不得其門而入的。如果你是前者,趕快放下本書,去找林裕森的書來讀(也或許你早已是他的資深粉絲團員了),不必在這裡浪費時間。後者,我很感同身受,老實說,喝酒世界裡我也還有一隻腳在門外。
不得其門而入的原因很多,外語不熟(多半是法西德等非英美語系),品種複雜,產區繁多,制度混淆,兼沒友沒伴,難辨優劣;而且價格山上地下,叫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不太敢去專門店裡買,售貨員說的像鴨子聽雷;去超市大賣場挑酒,除了抓緊預算之外,甚麼樣的酒才是物超所值的還是被當冤大頭的,要不要相信Parker的分數或是瓶身上的得獎標籤,無從得知。回家興沖沖倒來一喝,入喉時一陣疑惑忽上心頭:怎樣才算好酒啊?這個酒杯到底對還是不對?那些見鬼的紫羅蘭,皮革,森林濕地衣,香草,可可,醬油味... 都在哪兒???
這些我都經歷過,今日也還在經歷中。不過,我倒是自我感覺良好地在這種摸索懷疑的過程中,找到一種喝酒的樂趣。一種不專業品酒的樂趣。不懂酒也可以喝,而且可以喝出自己的風格。
我是那種懂一點又不全懂,摸著石頭過河的喝酒人。
所以文章寫的是一些跟喝酒有關的事情,可是又不那麼認真。多數是經驗心得,更多的是疑惑與偏見。俗語說,"酒是人的膽"這句話在我身上特別適用:從早期喝酒聽別人說得頭頭是道,我聽得唯唯諾諾;到今天我有時會在評酒會上自曝其短地跟其他評審對論相談。兩年前在一場雅馬邑的最終評比決定總統大獎的得獎酒時,我就投下和法國名酒評家Michel Bettane完全相反的一票。
酒的世界繽紛複雜,也因此所有的對錯黑白,真理公式都不會是絕對的。酒跟所有感官享受的藝術品一樣,總要經過個人的主觀與偏見,情緒與經歷,激盪擦撞,交錯融合,才會流露出一點意味來。
朋友讀了這一系列文章,下了考語:你這是文人飲酒,風花雪月,蟲唧鳥鳴。風花雪月說的是浪漫詩意(大概也有無病呻吟之意),蟲唧鳥鳴大概是指瑣碎無稽(或是喃喃自語)。語中有褒有貶,倒是一語說中作者的飲酒心情。我欣然接受,姑且借來當序言結尾吧。
(未經同意, 請勿轉貼轉在文章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