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現年71歲, 法國著名的巫婆帽主廚Marc Veyrat宣佈退而不休, 轉為幕後, 將其在阿卑斯山上的前兩星餐廳La Maison des Bois慢慢移轉交給女兒Elise經營. Marc Veyrat自從2019年從三星便兩星之後, 今年則從米其林指南上消失.

目前分類:非關美食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謙虛不見得是美德。至少法國人不這麼認為。

 

不管喜不喜歡法國料理,很少人能否認法國菜是公認世界頂尖的美食。頂尖的意思並非單指價格昂貴,服務專業,而是包含背後整體的餐飲產業。

 

有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美食指南米其林,也有最多知名的明星大廚和餐飲集團在各大城市開立高級餐廳,還有散落各地最強大的餐飲學校,吸引高達八千萬旅客的觀光實力,以及每年蜂擁而來,到法國學做菜學經營學葡萄酒學糕點麵包的無數的熱愛美食餐飲的人。但是顯然這些都還是填不滿法國人比天大的ego(自我)。被稱為法國史上最傲慢自戀的總統沙柯奇剛剛在法國農業展宣布(說真的,實在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宣布這項傲世消息了):法國將在明年正式遞件,以法國美食向UNESCO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希望法國將是第一個以美食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沙柯奇自信滿滿地向全世界宣告。

 

這像不像瑪莎格蘭姆要聯合國頒給世界最偉大舞者、伊利莎白泰勒要最美麗的女人的頭銜一樣,有點脫褲子放屁?感謝老天,她們絕不會這麼做,而且連想都沒想過,因為她們不是法國人。

 

UNESCO2003年起開放非實體性的文化遺產登錄,包括舞蹈、歌謠、儀式、慶典等,至今尚未有美食項目的登錄。其實法國不是第一個以美食申請文化遺產的國家,墨西哥才是,但是其申請案在2005年被否決。以美食自傲的法國人擔心這個世界第一的頭銜被別的國家搶走,馬上跟進,號召各餐廳廚師,餐飲協會,食品集團,成立委員會,籌備多年,幾乎網羅了所有法國廚師(包括Paul BocuseAlain DucasseTroigros…等,多達四千個餐飲業者的連署簽名)做背書當靠山,一副志在必得的神氣模樣。

 

除了總統親自出馬宣布以示隆重外,那些身上掛滿星星的大廚們當然也得粉墨登場配合演出,躍上台前唱兩句,2008年將是這些擅長在國際舞台上表演作秀,對國際媒體極有聚光能力的法國廚師們使出渾身解數叫賣文化的一年。能否被登錄上世界文化遺產,2009就會揭曉了。

 

活動發起人之一的巴黎三星廚師Guy Savoy的台詞是:「很多國家都說得上美食大國,但是法國卻是唯一擁有最多元的物產並且有最多的廚藝技術將海陸物產轉變成美食的國家。」這句話聽在也是自居美食大國的中國人耳裡,大概有些刺耳,而基本上也將日本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美食水平視若無睹。

 

誠然,法國作為美食大國所仰賴的不僅是擁有最多水準最高的三星餐廳和廚師,背後支持的農業技術品質才是關鍵。法國確實生產最多種類的乳酪,品質最佳的葡萄酒,水準最整齊的餐廳,麵包甜點技術無人能及,在餐飲制度和保存物產上所做的努力與樹立的典範也無出其右,甚至是他國極力參考模仿的。這些都是無法否認的。但是我想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對於這種法式傲慢,雖不盡服氣,也難以反駁。

 

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問,法國憑什麼可以如此看扁其它國家的美食?各國飲食可以在全球各處落地生根,甚至開花結果的其實不少。日本的壽司燒烤生魚片到處可見,義大利的披薩麵條無處不有,春捲炒飯咕咾肉的中國餐廳和簡便討好的美式漢堡大概早就征服世界了,以能見度來說,法國料理未必有這樣的普及性和親眾能耐。但是如果論及高級餐廳,法國確實獨一無二。在餐飲世界裡,論高檔精緻,談頂級奢華,可以不談中國日本義大利,但是不能不談到法國。不管餐飲型態如何變換流行,頂級餐廳這一層法國就是穩座龍頭。

 

姑且不論法國以外的法國菜菜餚是否道地真實,法國餐廳講究精緻,強調優雅,在乎氣氛;內場廚房裡力求技術刀工,外場服務要求專業周到;而每個人盤裡那道菜是有香氣有美感的佳餚,即便是一把刀叉一杯酒杯都蘊涵了所有對法國文化生活藝術情境的意象與想像。享受一頓法國菜,往往是一頓精緻的法國文化宴饗。口腹之慾對很多人來說僅僅在好吃不好吃,深入到文化核心,這,很少國家做得到。

 

而整件事情最最重要的或許還是這一點:真的沒有一個國家像這些高盧人的後代如此積極地以文化對待美食。而文化,在我們這個時代,雖不似運動或戰爭,非得有個輸贏勝敗或是你死我活不可,但也還是個舞台是個競技場,要奪聲譽,爭排名,搶鋒頭,佔霸權。更是如何贏得尊重的重要資本。

 

單論多樣美味特色或物產豐富,中國隨便一個省都可以將法國比下去;單論時間長短,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也讓僅數百年的法國膛乎其後,但是當下的二十一世紀,一個像Alain DucasseJJoel Robuchon這樣的天王廚師(他現在不做菜了,比較是個餐飲經理人)搞出來的餐飲集團,或是一本米其林評鑑指南所創出的有形的無形的產業價值和文化影響力,早就遠遠超過我們自傲的數千年文化資產。

 

幾年前,日本政府成立認證小組,開始到世界各地去認證何者是真正的日本餐廳,並將其名單貼上網站供辨識選擇,目的就是告知消費者不是把生魚切成片就是日本料理。義大利也想為義大利披薩麵條定下標準規範,表示不是所有的spaghetti都配稱得上是正統義大利口味。連韓國都想將端午節軒轅註冊成高麗文化的一部份了,可見文化角力是不分場域的。

 

說穿了,世界文化遺產對當今法國美食不過是個虛名,登錄不上去,法國料理美麗鮮亮的圖片和大廚們燦爛的笑容還是會繼續佔據印刷最精緻的餐飲雜誌和旅遊刊物,能繼續讓富豪名流甘心掏錢品嘗,醉心於美酒佳餚的還是法國菜。

 

中國菜是不是也該申請登陸世界文化遺產,不讓法國料理專美於前?這得看我們自己吃中國菜時品嘗出來的滋味是食物美味,還是文化歷史。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米其林密探大公開(下)

謝忠道17.03.08

 

(續上)

但是一般說來,我想我很少被認出來。很多人對密探的想像是:白頭髮,鮪魚肚,車后座放著一本米其林,用餐時盤子旁邊擺著一本小筆記本,隨時記下所有的可能的錯誤,就像喜劇演員路易--非尼斯Louis de Funès主演的那部知名影片 « 翅膀還是腿 »L’Aile ou la Cuisse)裡一樣。事實上,我們完全不是這樣!平均年齡約四十歲,有男有女,有瘦的也有不那麼瘦的!特別是,我們像一般客人一樣,進入餐廳沒有任何引人注意之處。所以,在那些穿著輕鬆的餐館,我們就穿得很休閒。在那些出入非富即貴的地方,男士就西裝領帶女士或是禮服長裙出現。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也可能找幾個朋友一起去用餐當作掩護。

 

你當了四年的密探,有沒有增加體重?

 

沒有,可是我的重量好像移位了!!!我的意思是本來的肌肉不見了,跑出一些肥肉了!不過,我保證要開始做運動了!從醫療的角度看,公司很注意我們密探的身體狀況。事實上, 我們要定期做健檢,特別是膽固醇方面。

 

你喜歡做菜嗎?

 

我會做米其林密探就是因為對美食的熱愛。而且至少二十多年了!

 

可是我承認,我們大概是被寵壞了!因為常上餐館,而且經常點自己喜愛的東西品嚐,用餐完畢後,拍拍屁股走人,既不必收拾也不必洗碗盤,在家裡我比較傾向做些好吃但是簡單的東西!當我手癢的時候,做菜的水準大概有米其林輪胎小人頭餐廳的水準,不過我絕不會跟自己找麻煩向三星大廚的水準挑戰的!

 

週末或是出外度假時,你會上餐廳嗎?

 

週末時候我比較喜歡在家裡吃,不喜歡上館子。但是度假時,過一兩週我就開始懷念餐廳的料理了。但是當我和家人或朋友上餐廳的時候,就把密探的角色放一邊。這時候我去吃餐廳只有一個目的,享受,而且只想著一件事:吃得好,並且盡情和朋友家人分享餐桌上的愉悅。

 

你想當幾年的密探?

 

只要我對美食的熱情存在一天,我就希望繼續做下去!因為這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每年我們要試吃240家餐廳,這表示我們要匿名吃240頓餐。每年平均要住過150家旅館,至少參觀800家以上的旅館,記下1100份報告。而且還要跑超過3萬公里的旅行。經常一早七點我們就要起床工作,而且很少在晚上十一點前可以收工休息的。所以體能要夠強健才行。當然,還要喜愛品嚐食物才行!但是和很多人的想像不一樣,我們不是經常上三星餐廳的,因為米其林指南裡有各種等級和價位的餐廳。這個意思是,要選出這些餐廳之前,我們要嘗試很多水準不夠被列入指南的餐廳。而星級餐廳也不過佔所有列名餐廳的十分之一而已...

 

我雖只當了四年密探,可是還想繼續當下去呢!

 

你如何成為米其林密探的?

 

其實很簡單!有一回我在收音機裡聽到米其林主編Derek Brown接受訪問。他解釋密探的工作內容如何,我覺得很有興趣,於是我就寄了一份履歷,然後就有人通知我做了好幾次面試,最後一次面試是跟一個資深的密探一起上餐廳。我們一起吃飯,然後他叫我做一份對這家餐廳的試吃報告,然後我就被錄取了。很多新的密探都是這樣被錄用進來的,接著有一連串的職訓,更精確地瞭解餐廳評選的各種標準,當然也包括用餐的舒適度等等。和資深密探一起工作六個月後,我就可以獨立出馬了!

 

哪些是當密探的必要條件?

 

首先,必須對食物,對廚藝有熱忱,當然有喜愛這份工作,因為這個工作很難而且要求很嚴苛。同時還必須有個挑剔的精神和過人的綜合融會的能力,因為你只有三行句子的空間可以記下你吃得東西和整體用餐環境。然後還要有一個很好的 « 味覺記憶 »,要能記得,比如說,比較在不同場合地方吃到的巧克力派的差異,然後判別哪塊巧克力派是好吃而已,哪塊是超級讚!這種味覺記憶能力也是由工作累積經驗而來的。

 

還有,很多同事和我一樣都有餐旅學校的文憑,而且,在餐旅學校畢業後我曾在餐飲業內工作過一段時間,才變成密探的,這些經歷對密探工作都有幫助的。

 

你在餐廳都吃些什麼?

 

什麼都吃!這是當密探最幸福的地方,能夠嚐到各種不同的東西。每一餐我會試著吃得均衡,但是也會根據我個人的偏好,季節或是該餐廳的招牌菜來點菜。不過,對我最大的挑戰是麵包!還有什麼比自製的或是從附近得好麵包店訂來的麵包加上一點鹹奶油更好吃的?!通常我一定會嘗麵包,因為這是餐廳品質的一部份,尤其在法國!幾個星期前,我吃到一款很棒的麵包,我忍不住一連吃了五個這樣的小麵包...

 

當你沒有胃口或是身體不好的時候,還會勉強自己吃東西嗎?

 

當然不會!而且我想多數上餐廳的客人都一樣。如果他那天身體不適或是不餓,就不會上餐廳了!我很少發生這種情形,一只有幾次而已。如果發生了,要嘛我改時間去探查,或是找另一個密探同事代替我去。因為如果勉強自己吃東西的話,不但無法享受美食,也無法品嚐出廚師真正的手藝...

 

每年的星級餐廳是如何評選的?

 

每年我們都要集合密探,指南編輯和米其林總編開好幾次編輯會議。在這些 « 星級會議 »中,大家把每個人試吃的餐廳提出來討論,也根據試吃報告,討論同等級餐廳間的差異。然後,一起決定給某餐廳一星或是兩星三星的。

 

你會為 « 你自己 »的星級餐廳辯護嗎?

 

當然會。如果我認為我嘗過的某家餐廳值得給一星,當然會提出來,並且為它爭取。如果有密探對這家餐廳有不同的看法,就派第三個密探去試吃,直到有個共識為止。因為一星餐廳的基本標準之一是維持水準的一致性,這裡的一致性是兼指時間上和菜餚上的水準。在密探的工作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當你在某餐廳/旅館出示身份時,通常受到怎樣的待遇?

 

一般說來,都還不錯。我曾碰到幾次老闆很不高興我的出現,但是這種情形很少。我們受到不錯的接待是因為餐飲業和旅館業者很能瞭解我們評選的標準,他們知道被我們評選出來的,無哪個等級,都可視為一種榮耀。他們也都知道,我們的探訪是專業的,匿名的,而且是米其林公司的受薪工作者。這讓米其林指南可以完全獨立作業,並維持慣有的高水準評鑑。

 

專業餐旅業者很清楚知道他們的工作狀況或是餐廳職業,他們自然也知道自己水準在哪裡。不過,有時我們也有需要有外交手段的非常時刻,比如你去造訪一家剛被摘去一星的餐廳。我可以理解餐廳老闆或廚師不爽的心情。這時候就必須跟他們解釋為何他們被摘除星星,讓他們瞭解星星跟水晶一樣,都是很脆弱的,隨時可能破碎。但是星星等級給的是當年的工作表現和水準,透過努力和改進,可以很快地再將星星取回。但是,我必須強調一點,我們的工作可不是為了當餐飲業的顧問,提供意見並非我們工作。

 

(完)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言

 

這份專訪是米其林公佈2008年新版評鑑時同時發給記者的新聞稿裡的。換句話說,算是米其林自己自說自話,但也是米其林首度主動公開密探評鑑餐廳的資料。雖說不無自吹自擂,為指南宣傳的嫌疑,可是也讓我們從中窺看到一本舉世知名百年美食指南的密探的專業是如何做到的。

 

一個密探的採訪

 

M. B. 四十歲,當米其林密探4年,已婚,一個數個月大的女兒。

 

當你進入一間餐廳/旅館時,你最先看什麼?

 

我看一個普通顧客會看的東西:店面外貌,周圍的環境,維修的狀況。餐廳的話,我看菜單:它是否過長。菜單過長是否意味著這家餐廳的食材不很新鮮或是用冷凍食材?相反的,如果菜色很少,僅有幾道菜,手寫在小黑板上的,表示食材可能比較新鮮,廚師是每天上市場自己挑選的?像所有的客人一樣,我也會自問:想不想推開門進去吃飯或住宿?一進到裡面,我還是用一個普通客人的眼光看四周:如果是間餐廳,我會看餐廳是否客滿還是冷清?旁邊正在用餐的客人東西看起來是不是可口。接待我的態度是否夠好。坐下來之後,我看鄰桌客人的菜,估量兩道菜之間等候的時間,服務人員的態度和專業,用餐的環境和舒適度 等。

 

如果是旅館,我會注意接待櫃臺的方式,態度。接待人員是面帶微笑還是看起來讓我覺得我打擾到他了?裝潢,環境和整體的維修如何?家具的狀況如何,水瓶裡的花是否新鮮?牆上的漆是否斑駁剝裂?煙灰缸是滿的還是空的,而且是清理過的?我進入這裡是否有所有的服務人員都注意到我這種感覺!這些讓人是否覺得舒適的細節都在指南裡以象徵的符號來表示。旅館部分是以小房子(15個)標示,餐廳則是以叉子(也是15根)。

 

當然我盡可能撇開個人的喜好來看。裝潢來說,我個人喜歡或不喜歡並不重要。這一點也是米其林指南非常重要的一點: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給讀者。從最傳統的到最現代的都有。所有的讀者都可以找到屬於他個人喜好的餐廳或旅館。

 

我和我的密探同事們腦中經常有的一個問題是:指南的讀者們在這間旅館/餐廳裡是否覺得自在舒服?

 

你如何評斷品嚐的菜餚?

 

和所有的客人一樣,菜上桌之前,我先用看的。然後品嚐。我最先注意的是食材的品質,不論是哪種材料都一樣。我從以前唸書的餐旅學校或是認識的廚師那邊學到如何辨識食材好壞,如何欣賞其新鮮程度。比如冷凍和新鮮產品間的差異,醬汁是今早做的還是三四天前做好冷凍起來保存的。一間星級餐廳不一樣要使用多昂貴高檔的食材,但食材一定要很新鮮,品質很好才行。我也很在意熟度的控制,味道的協調性和調味。比如,一道菜如果不夠鹹,表示廚師很可能自己沒嘗過就送出廚房去給客人了。用餐之後,離開餐廳,將我的觀察評斷入填一份兩頁的報告,其中一頁就是我吃的東西的評價。這份報告的觀察面向非常完整,從開胃菜到甜點,從麵包的品質到主菜都寫在裡面。

 

菜色的擺盤外觀也很重要,因為這會讓你有沒有慾望去吃它。當然,這又牽涉到個人品味,一道香腸薯泥和一份三星廚師精雕細琢的菜哪個好看?這就有點像音樂:哪種音樂比較好:披頭四還是巴哈?

 

這個工作給你帶來什麼?

 

非常多的樂趣和發現!發現各地的地區和風貌。今天米其林已經涵蓋了22個國家。我運氣很好,可以在法國到處旅行,但是米其林也做其它國家的評鑑,因此我們密探們也經常去品嚐他國料理,西班牙,義大利,日本,美國,葡萄牙 等。其它國籍的同事們也都會去品嚐評鑑別國的料理。

 

我也有機會認識一些對料理很有熱忱的人,不管是廚師還是旅館人員。餐旅是一個要求嚴苛但是非常有趣的工作。密探工作的另一個精彩的地方是結識有天分的人。很多年輕廚師在星級廚師身邊學習數年後,回到自己家鄉,接下家族的小旅館,或是和自己的先生太太開一間充滿理想的小館子。通常這些年輕人做的料理就是結合地方特產和現代理念的菜,將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的揉入傳統文化中。嚐到這樣的作品實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這份工作樂趣和難處有哪些?

 

樂趣很多!有哪些職業是老闆付你錢讓你到處去吃餐廳住旅館的!!

 

密探是個很棒的職業因為它可以讓發現各地的文化,新的餐廳,新的料理,以及這一行的新人,而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客人更滿意。米其林指南裡般給的星星或是輪胎小人頭(表示價廉物美)就是密探們較喜愛的餐廳,也是獎勵廚師和他的團隊,他們長時間待在廚房裡努力,不是件容易的事。餐廳工作可是件艱苦的工作。每當我聽到餐飲業者告訴我:「謝謝米其林,因為它的關係,我的客人增加了。」總是覺得很高興。我們的評鑑是為了讀者而做的,而且只為讀者,提供他們各個地方各種等級各種價位的好餐廳,而不是為了餐廳這一行。密探是完全獨立作業的,米其林指南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我們會為了一個好廚師被賞識獲得掌聲而高興。可是,當我們看到一個廚師被摘星或降級也會覺得難過。

 

當然,密探這一行也有它的難處。密探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間的協調平衡就是件複雜不易兼顧的事。我和我的歐洲同事每年平均要旅行3萬公里,經常一離家就是好幾個星期,而且這也是一個孤單的工作,經常自己一人吃飯,一人住旅館。調查星級餐廳時,我們密探彼此之間會彼此交換資訊,甚至一起出現讓餐廳不會發現我們的身份。這得感謝手機的發明!我們經常靠手機交換彼此對哪家餐廳或旅館的意見。

 

這跟特務間諜一樣,你不能透露身份。那你如何向家人和朋友解釋你的工作呢?

 

把餐廳密探和間諜特務相提並論不公平了!我們吃得比他們好太多了!當被問到我的工作時,我會說在米其林,通常話題就在此打住。不過,我家人和最親近的朋友知道我的真實工作,但是我只會聊到工作的一般狀況,不會談論細節。比如,他們不知道我現在在調查哪個地區的餐廳。還有,我也不會跟他們談哪些餐廳旅館會拿星或被摘星,更不會去證實那些米其林出版前的各種謠傳。我都告訴他們,等出版就知道了!我盡可能低調保密,因為這是想做好密探一行所必要的條件,也是想客觀調查餐廳的先決條件。米其林的密探和一般客人沒什麼兩樣,也要付自己的帳單。這是為何匿名是絕對必要的。

 

一般來說,餐廳業者是不會認出我來的。如果餐廳起疑,我會換另一個名字訂位,或是請另外的同事代替我去。而且,通常十年內我們不會再回去調查一區。即使是最後廚師認出我的身份,那又如何?不會因為我坐在餐廳裡,他的手藝就會忽然變好,菜也不會。有可能他會在我的盤子裡添加多一點的食材,可是這會給他帶來風險:每道菜的份量是一定的。如果他改變份量,整道菜會顯得不自然。而且,我通常會觀察鄰桌客人的菜,比較他們的菜和我的有無不一樣的地方!

 

 

(未完待續)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發前,預告車程只要兩小時,但是我們已經在路上顛簸了兩個小時,彷彿一趟到不了目的地的旅程。路況不好,加上時差,我們一群人睡睡醒醒的,十月的窗外是春初,遠處山頂還是白雪蓋頭,只偶而有嫩芽成片出現的葡萄田才讓人驚覺滿盈的春意。

智利的天空,碧藍如洗。

車子終於離開高速道路,沿著河谷,轉入兩邊都是樹林的山路,塵土一路揚起,兩旁開著鵝黃色花的洋槐樹都是灰撲撲的,偶而有泥磚小屋,屋後有泥土糊成的原始的土窯火灶,籬笆底下雞群被車聲驚嚇地四處竄逃。又開了一陣,終於看到谷底一個簡陋的小村。

車子停在一個草木掩映的大門前,竟然還是座博物館,村名Vichuquen。這裡該是智利非常鄉下落後的地方,五百居民的小鎮,我們一行被招待來訪的目的是葡萄酒。智利當局和比利時布魯塞爾葡萄酒展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合辦一個智利葡萄酒大獎賽,請了幾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審,我也在列。參觀Vichuquen是評酒後的一個參訪產酒區的活動,讓我們和當地的釀酒人交流。

我們隨即被請去村子廣場上和當地釀酒師葡萄農見面聊天,順便品嘗他們的酒。不久有女侍端出小點心來:油炸南瓜小餅、洋蔥醋漬生扇貝、quinoa(一種南美常見的穀類,大小如綠豆)蕃茄青椒沙拉,每一種的樣子都說不上精緻,味道卻是乾淨清爽,洋蔥蕃茄青椒南瓜在舌尖上的味道清晰分明,調味應該都是最簡單的鹽、胡椒和醋而已,但是非常美味。我已經吃了好幾天這樣不過份烹調的食物,簡直快上癮了。

廣場上品完酒後,我們被請回博物館,四合院般的中庭擺著舖了白布的長桌,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午餐。儘管燙得平整鮮亮的白桌布和閃閃發光的水晶杯在陽光下佈置得莊重嚴正,像是豪華頂級的戶外餐會,食物還是最樸實的:酪梨紫洋蔥蠶豆沙拉、蕃茄橄欖洋乳酪沙拉、芝麻菠菜沙拉。眾人先從沙拉開動,一邊和酒莊主們聊天瞭解智利葡萄酒的現況,一邊嚼著鮮甜美味的沙拉。不久,烤肉上來了。

侍者端著一大盤烤得焦香四溢的牛肉來,一一詢問每個人喜愛的部位和熟度。我隨性點了一塊不知部位的肉,一刀下去就感受到肉質的柔嫩多汁,一口咬下,牛肉的滋味馥郁豐滿,已經很久沒有嚐到如此美妙的牛肉了。我切一塊嘗一口,仔細咀嚼吸允讓人想像空氣山谷牧草泥土的牛肉,既滿足又不捨,這樣的牛肉即使在號稱美食大國的法國都非常難得。

然後烤雞肉也上來了。本來已經酒足飯飽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還是要了一根雞腿,其實並未期望出現驚人的美味。然而這支其貌不揚的雞腿確實有驚人的美味,馨逸芳滿的雞的味道和結實彈牙的咬感,這個味道的純淨實在頗撼動我這張嘗過一些法國高級餐廳的嘴巴和腦袋。為了證實這個感受,又要了一塊雞胸肉,這無疑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雞肉之一,當下心中瞭然,這個味道將讓我一生難忘。

幾乎是同時,我想起剛才路上經過看到籬笆下被車子驚嚇得四處逃竄的膽小放養土雞,以及最近在巴黎高級餐廳Le Bristol名廚嚐到的那隻以里昂地區傳統作法料理的價格非凡的膀胱布烈斯雞(將整隻雞封在牛膀胱裡,然後放進大鍋悶煮。起鍋後,膀胱大如氣球,而雞肉在膀胱內因壓力和熱氣的關係,肉質顯得異常柔嫩鮮美。布烈斯雞則是法國布根地區原生種的雞種)。前者是智利一般鄉下人家在家裡院子放養,任其啄食周遭的草蟲穀麥;後者是法國美食的頂尖食材,從飼料成分到養殖日期都有嚴格規定,每隻雞皆有編碼標籤,價格一公斤可達兩三百人民幣被西方大廚們爭相搶用的世界名雞。兩者都是極致美味,後者讓我欣賞讚嘆,前者卻教我感動莫名。

智利農村生活的圈養土雞和法國AOC法令產地所飼養出來的布烈斯雞,正好可以代表當今世上人類對於食用動物的兩種極致態度和哲學:以最原始的方式看待大自然賜予的味道,和用人類最科學文明的智慧來保障的食用肉類。兩者同樣寶貴,也各有其美味,如果從自然環境來看,原始自然的方法符合當今盛行的有機概念,也是可以永續經營的。

如果從一個美食的角度思考,何謂文明進步,何謂退化落伍?用各種賀爾蒙生長激素配種基因改良等技術大量工業飼養生產的肉雞或許提供了廉價多產的雞肉,餵飽龐大的人口,但也失去了食物的天然滋味,只好拼命用各種調味醬汁佐料來讓它足以下嚥,同時在富有先進的國家也造成更多的浪費和不知惜物的消費心理。而最頂級的料理 - 如法國,如日本懷石 – 的終極目的卻經常是回歸食材最原本自然的味道。人類在味覺的演化上,繞了一大圈,是不是終要回歸到”自然”這個原點?並在自然生態座標上重新審視人類和食物間的自然關係?

去年底一則食品消息引起法國民眾的熱烈討論:美國對法國政府施壓,要求(以及其它歐盟國)開放美國的漂白雞肉進口。美國工業屠宰規定可以將雞肉浸泡過一種特殊的漂白水,據說可以保存更久,價格更低廉,也更無菌衛生。法國輿論大譁,向來講究美味第一的法國人無法接受只求衛生無菌卻徹底犧牲美味的工業處理食品。食物,到底只是為了吃飽,吃了不會致病;還是它可以在飽足之餘,可以是一種更高的精神享受?

去年三月我去了一趟暌違近十年的北京,驚覺滿街飛馳的汽車和多年前的印象完全不同了。回到法國數個月後,巴黎推出自行車出租正逢環保概念潮流,獲得巴黎市民和無數觀光客的熱烈歡迎,一時之間,巴黎滿街飛跑的自行車成為時尚。我想起前一陣子讀到的一篇討論全球化現象的文章:當歐盟國家(西班牙,荷蘭等)以政府津貼補助大量生產的溫室蔬果食品蕃茄、節瓜、雞肉、雞蛋,以低廉的價格漂亮的包裝傾銷非洲落後國家,導致當地傳統農業崩盤,同時收購當地大量的有機(或說傳統落後)的農作物運送到巴黎倫敦最頂級的美食超市,以精緻的包裝令人咋舌的昂貴價格販售。全球化,某種程度上讓人與食物,經濟和產銷制度之間呈現奇特而瘋狂的現象。

當開發中國家仍以汽車作為進步繁榮的象徵的同時,已開發國家則正在鼓勵老爺爺的單車緩緩地重新上路。而這個對比反差中 - 土雞/飼料雞,農藥/有機 - 我們是否該回頭思考:進步與文明在生活上真正的內涵與意義。

圖說:南美一種高山穀類Quinoa做的涼菜點心. 吃起來有點像糙米.
法國已經流行了好多年, 煮法也很簡單, 通常像米飯那樣當配菜.

(本文源在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上超市買東西。

拿一個塑膠袋買幾根節瓜,拿一個裝蘋果,再拿一個放橘子。如果是一顆檸檬可以不必放塑膠袋。跟台灣許多超市一樣,每一種裝在塑膠袋裡的蔬果要拿去秤重貼價格。走到魚攤看到鮪魚正在特價,漂亮新鮮,半透明的魚肉像紅寶石般深邃晶亮,分外誘人。上面標示是印度洋捕來的,換句話,不是養殖的,我猶豫了一下。我不是寫過關於海洋漁獲減少盡量少吃野生海魚的文章嗎?掙扎了幾分鐘後,還是買了一塊,服務人員裝在錫箔紙袋裡。我對著錫箔紙袋多看了兩眼。

繞了個彎,去找開心果,有一個牌子的開心果我特別喜歡,可是只有125g小包裝,從架上拿起一小袋心裡嘀咕了一下:為什麼沒有大包裝家庭號的?

回到家後,泡了杯茶,打開一袋剛買的餅乾,發現一盒餅乾裡竟然還分成兩個錫箔小包裝 – 完全沒必要。記住它,下次別買了。我從保溫瓶中倒出熱水泡茶。

我很久不買瓶裝水了,改用濾淨器。其實法國的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濾淨器是想除去有時過重的氯味。每天早上燒一大壺熱水放在保溫瓶裡,一整天都可以拿來泡茶喝,不必再燒水,也不用電子保溫熱水瓶24小時的電量去維持它的熱度,而老實說,保溫瓶裡的水溫會慢慢降溫,80度90度通常拿來泡茶正好。後來發現,過去每天泡兩次咖啡兩次茶要燒四次水,除了泡咖啡還是得現煮熱水外,現在一天只燒一兩次水,但是日子並沒有更不好過。

我本來不是這樣的。我從來都不是什麼環保尖兵,也不是道德勇士,更不認為自己的謹言慎行,一舉一動可以改變天下,拯救世界。更經常是,像剛才買鮪魚,我也有脆弱,”不道德”的時刻。

我發現自己這樣的改變其實是有點不知不覺的。

法國環保部長有一次去開會,被記者報導他的司機在樓下等他,半小時之間沒有熄火,製造廢氣污染。打開當天世界報的經濟版,跨版頭條標題:學會如何在未來的天災中保護自己。內容是最近在巴里島開的世界環保會議,工業國家要列出多少預算才能預防未來因溫室效應可能引起的天災。法國經濟部長認為,經濟成長應該將環保污染的代價計算進去才是對的。

所有的事情越來越常被放在環保的放大鏡下檢視。電視報紙也幾乎沒有一天的新聞報導沒有跟環保有關的議題,法國在歐洲絕非環保模範生,相反地,許多實際行動上,法國遠遠不如鄰近的德國荷蘭。但是這兩年法國媒體與資訊慢慢地將環保意識放到我的生活裡來,朋友間也越來越常出現這樣的話題。

我正在讀一本介紹世界頂級風格旅館的書,入選的旅館幾乎都強調天然質材,環境保護。可是這樣的句子是否只是商業手段?許多環保姿態不過是一種商業手段,文化美容。例如,某位在馬爾地夫的旅館主人強調建材都是天然的:”房間的角落是由一根松木做為支撐,而這其實是電話線桿,是從加拿大來的…連土壤都從印度進口”。這位標榜愛護環境珍惜自然一晚要價上千美金的高級旅館主人沒想過”從加拿大印度進口”意味著釋放多少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

環保成了顯學,成了最好的文化美容品或是商業促銷賣點。腦筋動得快的商人早就搶先”流行”環保,擺出各種姿態,學會各種語彙,唯恐天下不知。

前一陣子有台灣商人將一輛古董車拆解,零件提供給藝術家創作,理由是這輛價值千萬台幣的古董車污染嚴重,為了響應環保,他將之捐出做藝術創作。我們看到他的照片出現在不少媒體上。我不懂一輛排氣量高的昂貴古董車如果已經不上路了,還是有它的古董價值,為何非得將它化零為整地拆成千萬片,再分給藝術家去搞創作就是環保?這是真正的環保還是”政治正確環保”?還是套一句有名的俗語:提籃子假燒香?

我想起剛才離開超市時的一個景象:我和一個先生擦身而過,猛然聞到他身後留下一股異味,流浪漢身上特有的異味。我轉過身去,看他慢慢地走近食品架,拿起一盒盒餅乾來看,又放回去。再往前走,又拿起一袋什麼來看,看了許久,很不捨得的,又放回去。

我遠遠地看著,心底一陣酸楚,手上的提袋越來越沈。

窮人富人,社會上每個人對責任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能力注重生活品質,是有品味的中堅階級,消費能力越強越高,是否就該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不,這個地球,自己的別人的孩子,付出同等的責任,公民責任。

我並不認為每個人都該是環保道德完美者,也不認為所有的行為目的都應該只放在環保的標準和視角去看待,可是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還有多少是你可以做得到而未做的。

我從購物袋裡把優酪乳奶油鮪魚放冰箱,水果放果盤,牛奶放櫃子。裝過水果蔬菜的幾個塑膠袋一一收起,下次去超市還可以再用,雖然難免引人眼光,可是我漸漸不在乎這些眼光了。

環保像信仰,發自內心,但是也來自教育,來自認知,來自對現在的珍惜與對未來的承諾,不該強加道德或宗教壓力。心裡那份踏實安穩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打看電視新聞,正在報導一本年底消費指南的小冊子。因為法國年終節慶是大啖海鮮美味的季節,消費量是平時的五六倍。小冊子是呼籲提醒民眾過年的海鮮食品消費。生蠔、淡菜、沙丁魚列為正常消費;龍蝦、小螯蝦、扇貝列為節制消費;鱈魚、野生鮭魚和鮪魚則盡量避免。

如果是在台灣,這分單子上的食品會是什麼呢?魚翅,鮑魚,還是烏魚子?還是我們社會始終不會出現這樣的小冊子,只會出現最美味高級餐廳的消費指南?

圖片:與本文無關. 這是Pierre Herme的甜點新作Exuberante.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有讀者私下寫信給站長, 想了解聖誕-新年期間到法國/巴黎玩, 如何選餐廳. 能不能推薦價格適中的小館子來個異國浪漫的聖誕或跨年燭光晚餐.

這是一個有點兩難的問題. 聖誕新年法國餐廳有營業的通常推出特別套餐, 不一定是星級餐廳,價格都不便宜, 而吃的東西幾乎大同小異:香檳, 鵝鴨肝, 龍蝦, 松露, 野味, 扇貝. 當然, 還有魚子醬. 這時候, 吃昂貴食材的性質高過吃主廚手藝, 不見得吃得出主廚真正的手藝. 套餐昂貴除了因為特別時段, 有一部份是給服務人員的加薪小費外, 有時還兼午夜過後開放場地跳舞, 整夜狂歡. 大部分高級餐廳都屬這類的, 比如Ritz, Le Crillon... 等.

這段時間一般小餐廳照平常價位菜單營業的屬例外, 多數都是特別套餐. 除非一一打聽, 否則很難知道哪些關閉, 哪些是平常價位, 那些是特別套餐.

無論哪種等級的餐廳, 特別套餐通常價格都很驚人. 比如Crillon的價格是485, 695, 745歐元三種. 其他高級飯店的價格也都差不多. 是平時該餐廳消費的1.5-2倍貴.

一般做菜認真的小餐廳,這段時間的特別套餐也要有百歐元以上的預算。

端看你如何看待這樣的消費. 希望一輩子一次給自己和情人/家人/朋友一個難忘的巴黎盛宴, 還是實際地把錢省下,改時段,可以多品嚐幾家道地美味的小館子。

下面這份除夕跨年套餐是Au Gourmand餐廳剛剛傳來給站長的,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參考。這是站長看到目前為止認為價格/品質很值得的(有中英法三個版本喔!)。至於值不值得花這個錢,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AU GOURMAND
17 rue Molière – 75001 Paris

除夕跨年套餐
MENU DEGUSTATION DU 31 DECEMBRE 2007
DECEMBER 31ST TASTING MENU

開胃菜一。
各種作法的鴨肝 - 生吃,熟食,糖漬。
搭配酒:香檳Moutard Père & Fils « Cuvée Prestige »
Foie gras de canard « dans tous ses états »: cru, cuit, glacé,
flûte de champagne blanc Moutard Père & Fils « Cuvée Prestige »
Duck foie gras “in all states” : cooked, raw, iced,
glass of champagne Moutard Père & Fils “Cuvée Prestige” (12 cl)

開胃菜二。
栗子卡不奇諾,松露鮮奶油,松露醬塗烤麵包。
搭配酒:粉紅香檳Moutard Père & Fils « Cuvée Prestige » (10 cl)
Cappuccino de châtaignes, crème fouettée truffée et tartine à la truffe noire du Périgord
Chestnut velouté, truffled whipped cream, slices of black Périgord truffle on a tartine
Vin d’accompagnement :
Champagne rosé Moutard Père & Fils « Cuvée Prestige » (10 cl)



前菜。
綠檸檬醃漬生小螯蝦薄片,Baeri魚子醬。
搭配酒:布根地白酒Chablis 1er cru Fourchaumes, « Les Vaulorents », La Chablisienne 2004 (10 cl)
Carpaccio de langoustines marinées au citron vert, caviar osciètre Baeri
Carpaccio of langoustines marinated with lime, Baeri oscietre caviar
Vin d’accompagnement :
Chablis 1er cru Fourchaumes, « Les Vaulorents », La Chablisienne 2004 (10 cl)

主菜一。
煎扇貝,海膽燉飯。
搭配酒:布根地白酒Puligny-Montrachet blanc, Olivier Leflaive 2005 (10 cl)
Noix de Saint Jacques de pleine mer poêlées, risotto onctueux et crème d’oursins
Pan-seared sea scallops, risotto and sea urchins creamy sauce
Vin d’accompagnement :
Puligny-Montrachet blanc, Olivier Leflaive 2005 (10 cl)

主菜二。
香料烤母鹿排,栗子香菇麵疙瘩,波特酒醬汁。
搭配酒:波爾多Saint-Estèphe, La Dame de Montrose 2004 (10 cl)
Filet de biche rôti aux épices,
fricassée de gnocchi de châtaignes et de lentins de chêne, sauce au porto
Venison strip loin, fricasseed gnocchi and shiitake, port wine sauce
Vin d’accompagnement :
Saint-Estèphe, La Dame de Montrose 2004 (10 cl)



甜點。
火燒酥軟香蕉,黑巧克力醬。
搭配酒:法國南部甜酒Maury Prestige, 15 ans, Mas Amiel (8 cl)
Crousti-fondant glacé à la banane flambée et au chocolat noir
Iced flambéed banana crispy-smooth dessert with dark chocolate
Vin d’accompagnement :
Maury Prestige, 15 ans, Mas Amiel (8 cl)

套餐120歐元(不含酒)-160歐元(含酒)
120 hors vins – 160 avec l’accord mets et vins
120 without the wines or 160 with the wine pairing

訂位電話:01 42 96 22 19
Réservation indispensable : 01 42 96 22 19
Reservations are necessary : 33 (0)1 42 96 22 19

此價格以含所有稅及其它服務費。
Les prix s’entendent nets
All tax included

圖片:這幾道菜都是這家餐廳平常的菜色,也是參考,並非這份套餐的。
1. 時鮮蔬菜盤。
2. 小螯蝦冷盤。
3. 蕃紅花燉飯。
4. 煎鱸魚。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轉貼)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有一次回台灣過舊曆年,哥哥帶著兩個姪女回家過節。台灣許多地方已經沒有太多年節的氣氛,要去任何名勝景點,光想到要塞幾小時的車來回就死了心,最後總是麻將電視和火鍋把時間打發掉。

長年居住法國,許多時候生活習慣上的衝突差異只發生在我自己的身上,我多半也將之視為長年法國生活習性的改變所致。比如,下午四點媽媽突然從市場裡拎回兩大捲潤餅捲,或是一盒米糕兩個肉圓當點心,我已經有些無法適應無時無刻進食吃點心的習慣。除非真有點食慾,否則兩餐之間我極少吃所謂的”點心”或”宵夜”。

也因為這樣的差異,許多時候對比很自然地就從極細小的地方跳出來。

回台時間不多,極少有機會和兩個年紀僅十歲七歲的姪女有年假這麼長的時間相處,大部分的活動不是電視就是吃飯,偶而出去逛街。我記得有那麼一天,大家醒得極晚,早餐省了,第一餐就是午餐。然後出去逛街,逛街時吃點心飲料,回家看電視,接著晚餐,水果零食… 一天過了。

那麼平凡的一天結束後,我卻覺得哪裡不對,和我在法國的法國習性有很大的衝突之處。過了兩天,我才恍然察覺,兩個姪女幾乎是不喝水的,她們喝冰紅茶,果汁,汽水,可樂,菊花茶,冰豆漿,就是不喝水。於是我在她們去冰箱找下一個飲料”解渴”時,好奇地問她們為何不喝水。兩個小女孩很自然地回答:水又沒味道,不好喝。

有一天我跟著兩個姪女吃喝一樣的東西,整天下來結果發現嘴巴舌頭始終覆蓋一層食物被唾液發酵產生的黏稠酸膩的感覺,我的味覺變得沈累疲乏。我需要喝水。

我開始回想自己小時候是否也是如此。似乎沒錯,只要有選擇,我小時候也不愛喝水。去別人家當客人,主人總是端出果汁汽水給小孩,白開水似乎是很窮酸上不了台面的。上餐廳吃喜酒,也絕對是果汁汽水西打可樂,父母家長從不認為孩子該喝水。或是說,水,在我們的教育認知裡似乎從不被認為是”有營養”的。吃喝當然選擇有營養的東西來攝取。就算打籃球做運動,當時也是猛灌可樂或是運動飲料,喝水是一件不會被我們自然想到的事。水,在我們的生活習性裡好像是”沒有其它飲料時才喝的東西”。


本來這件”小孩不喝水”的事並沒讓我如此大驚小怪,直到有一天一個定居幾十年的朋友也剛從台灣回法國,打電話來聊到同樣的發現,我才開始對這個共同的觀察有些微的思考。

這個在法國結婚生子定居多年的台灣朋友告訴我,幼兒園裡准許學生帶的飲料只有一種:水。而且不能帶瓶裝礦泉水,而是裝在水壺裡的水(就算是礦泉水也要裝在水壺裡)。點心時間偶而會有果汁,但多數時間都只是水,用餐時則一定只能喝水,不喝其它飲料。

「為什麼呢?」我問。「理由很多啊,避免孩子攝取過多的糖份熱量,人工添加物,破壞影響孩子的食慾… 等。不准帶瓶裝水除了有環保上的考量,還考慮到不能讓孩子或家長產生社會階級消費能力的比較。」朋友解釋道。朋友的回答裡說明了一件事:在法國,喝不喝水是一種教育理念。

後來跟一些台灣朋友聊到,發現喝水在我們台灣飲食裡的比例真的不高。成人口渴時選擇的是可樂果汁茶咖啡,甚至寧可在白水裡添加維他命C錠(增加味道和營養嗎?)。

水,永遠是最後的、不得已的選擇。

水,真的沒味道,不好喝又沒營養嗎?還是我們的生活教育裡沒讓孩子正確地認識水,正確地知道水對身體的重要性?我不是營養學家,不擬從營養的角度來討論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任何人只要上Googles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幾十萬條網路資訊,告訴你喝水的好處或是哪些人不宜多喝水。

在很多人眼中,水就只是水,如果要攝取水分,果汁可樂茶咖啡裡都有,喝這些飲料也等於喝到水了。純喝水,不是多此一舉?關於這一點,也有不少科學論述告訴我們,水對人體新陳代謝的功能是果汁可樂等飲是無法取代水的。諸多科學舉證報告,我也不多贅述。

水,當然有營養。我想不少人都知道水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有珍貴的微量元素。水,當然也有味道,不同的地質產生不同的水質,礦物質含量高的水味道就不一樣,我們有時也會在雜誌媒體上看到某些美食名家對某些品牌礦泉水的評論分析。最後,剩下一個問題:喝水和味覺的關係是什麼?

多年品嚐食物和品酒的經驗,讓我養成必須經常將味覺保持在乾淨敏銳狀態中的習慣,而喝水是唯一的方式。味蕾是一個很奇特的器官,會不斷自行”復原”其敏銳度,唯有味蕾恢復正常狀態時,味覺才會回來,味覺恢復,食慾才會出現。

有一回參加一個巧克力品嚐會,桌上只有一杯溫水(冰水會降低嘴裡的溫度讓巧克力再凝結,因此不適合),每嚐完一塊,喝口水,再品嚐下一塊。解說巧克力品嚐的主講人說,美味來自一個敏感的味覺,好不好吃誠然有著很深刻主觀價值判斷在裡面,但是在判斷一個味道之前,先問問自己:味蕾是否敏銳乾淨,等著品嚐?

每每回想當時觀察兩個姪女吃喝東西的狀況,總很感嘆地覺得,在充滿各種人工調味添加物的零食環境中,下一代的孩子吃到天然味道的機會越來越少的時候,味覺教育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沒有必要期待每個孩子將來都是了不起的美食家,但是也別無故地剝奪他們未來享受美食樂趣的可能。與其社會上多開兩間鼎泰豐天香樓,不如多培養味覺敏銳,懂吃愛喝的年輕世代。他們才是提升飲食文化的基石。

少喝點汽水可樂冰紅茶,多陪孩子們喝水吧,嘴裡淡出鳥來不見得不好啊。

圖片:和本文無關, 只是為了版面好看.
這是站長在莫斯科Ritz-Carlton旅館的餐廳Jeroboam的麵餅烤乳鴿,
德國三星主廚Heinz Winkler的作品.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請勿轉貼轉載)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



又是入秋吃蟹的季節。今年的大閘蟹話題不少,關心焦點多集中在大陸蟹檢驗合不合格,能否在台上市,以及台灣引進培育養殖的台產大閘蟹。幾乎所有的美食專家會告訴你,吃大閘蟹的兩大佐配法寶是鎮江醋和紹興酒,我想也不會有人反對這樣的經典搭配。

鎮江醋和紹興酒都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產品,即使在我小時候,”漢賊不兩立””國共無往來”的時代,台灣任何一家小雜貨店都可以買到這幾樣知名的”地方特產”,也早就成為我們餐桌廚房裡不可缺少的調味聖品。

從來沒人質疑過,地方不在台灣的紹興、鎮江,他們的特產是怎麼出現在我們的餐桌廚房上的。在那個時代,當然不會是進口或走私的,不質疑的理由也很簡單:都是台灣本地製造的嘛,不過是用該產品的作法,所以仍套用以具知名度的特產名稱。

所以,在未開放大陸觀光前的我這一代的台灣孩子在踏上大陸那塊土地前就已經嘗到不少大陸地方特產:鎮江醋、紹興酒、龍井茶、龍口粉絲。雖然沒有一樣是”真的”。現在還要加上大閘蟹,不是澄陽湖來的,是烏來的。

這些標上地名的產品當然是因為產品的特性和該地的風土有著緊密的結合,可能是特殊的地理水土條件或是深厚悠遠的歷史或釀製,一旦名聲夠大,也就具有相對的市場品牌價值,也就有了被抄襲模仿的風險,也有了真偽實假之危。

一瓶在台灣埔里用純淨甘美的愛蘭泉水以傳統紹興釀法製造的酒可否叫”紹興酒”?那麼同樣的方式拿去世上任何地方,只要作法相符材料雷同,紹興酒何必一定釀在紹興?如果埔里可以釀紹興,不也可以在非洲加州奧地利加拿大任何地方生產?

龍井茶不產自西湖龍井,鎮江醋不來自蘇州鎮江,龍口粉絲當然也不見得是山東龍口來的,這些其實都是台灣土產(除了少數從中國大陸進口外)。也不是只有台灣複製它地的土產,據說福建也出現凍頂烏龍茶,海南也有玉井芒果。這聽起來像是另一則全球化的弔詭神話:所謂土產或是地方特產可以在任何地方複製,一個知名的地名可以在世界各地被當成商標消費。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喝葡萄酒的人都知道法國酒有種制度叫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西班牙類似的制度叫D.O.(Denominacion de Origen),義大利則是D.O.C.(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一般中文譯成「法定產地命名」,這種制度透過嚴格的法規和製造方法來保障品質和物產的特殊性,只有符合這些規定的產品才能標上這個認證。這個認證不但保障其品質和製造方法,同時保障其產地來源,當然,也在市場上保障了一定程度的價格。

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檳酒Champagne。在法定產地命名制度的保護下,劃分出生產香檳酒的地理範圍、種植的葡萄品種、採收的質量、釀造的程序方法… 等等,其中規定鉅細靡遺,結果只有一個:只有從這塊地方依照這些規定釀造出來的才能叫香檳Champagne。其它任何地方,即使是同樣的葡萄同樣的釀法,即使品質口感都不輸香檳酒都不能使用”Champagne”這個名稱。

在法國,這個產地命名制度不只實行於葡萄酒,而是擴及其它乳酪,奶油,蔬果,橄欖油等物產,其它西歐國家也都採取同樣的保護制度在保障根植於自己土地,從自己的傳統發展出來的物產。

在今日這種全球化的時代,如何保護凸顯屬於自己文化的獨特性多樣性是一種必要的手段,同時更是一種增加競爭實力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藉此將傳統的物產承傳下去。

回頭談剛才提到的台製大陸地方特產。不管是紹興酒、鎮江醋或是龍井茶,過去幾十年來早就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早已內化成我們的飲食文化的一部份。據說當年老蔣懷念家鄉的紹興酒,特別命人在日據時代知名的埔里酒廠釀製紹興酒。鎮江醋或龍井茶也或多或少是這一政治歷史的錯置。一位知名的美食作家告訴我,其實埔里紹興酒的品質並不輸給真正紹興產的紹興酒,而且釀法也有所不同,加上水質米質的種類也有差異,埔里紹興可能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在那個時代沿用這些名產的名稱,固然有歷史政治上的錯置,但是到了今天所有的文化都在爭正名與原祖的時刻,姑且不論埔里紹興是否好過真正的紹興,但是很可能在不瞭解國際情勢和發展的情況下,如果大陸制訂出類似上述法定產地正名制度的話,我們再也嘗不到埔里紹興酒或是三峽龍井茶了。同時,代表台灣物產的名產,凍頂烏龍、玉井芒果也隨時可能被它地的劣質品取代,失去它辛苦建立起的品牌價值。

換句話說,哪一天大陸規範出只有紹興釀的酒才能叫紹興,埔里的紹興只能改頭換面,另起爐灶。這不只是換商標名稱的問題,其實更是台灣物產文化史上的一個斷裂,已有半個世紀的物產可能從此消失。

而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法國正在協助大陸建立屬於中國的AOC法定產地命名制度,由於中國物產繁多,所以選擇五種最具知名度也最有品牌價值的物產開始,其中就有紹興酒和龍井茶。另外,泰國也在法國的協助下開始建立關於水產養殖的AOC制了。

台灣呢?我們眾多的傳統物產和特產在全球化的衝擊下,有沒有一種制度可以保護這些屬於我們這塊土地的特產?並且讓這些特產繼續維持其品牌價值和文化特性?池上米、麻豆文旦柚、玉井芒果… 會是台灣對抗全球化的利器,還是終將淪為其犧牲品?台灣當然有足以傲視全球的物產和養殖技術, 但是缺乏保護制度, 這些物產都可能淪為生長培養劣質品抄襲仿製的養份沃土.


稍早我讀到一篇知名美食作家的文章,讚賞台灣因移民社會屬性的關係,近幾十年在飲食上的發展非常精彩,小小的台灣卻可以同時嚐到來自世界的各種菜系:中、日、泰、法、義、西… 文章裡說,這是台灣發展不得不然的方向。

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台菜中菜在台灣越來越萎縮,承傳創新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對飲食文化的評斷不該只看外來東西的精彩精緻高貴與否,同時也該問,在這個同時,我們對自己的特產保存了多少又流失了多少,在保存我們的文化的努力上又做了多少。

我們給下一代孩子的早餐將是一片冷凍比薩,一碗稀飯還是一塊工業營養麥片?答案就在我們這一代的手裡。

圖片:跟本文主旨無關, 純粹好看. 鴨肝鑲乳鴿.
取自Les Ambassadeurs餐廳主廚Jean-Francois Piege的新書
[Cote Crillon, Cote Maison].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轉貼)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朋友帶了一盒鳳梨酥來巴黎給我:「我媽媽家的糕餅店做的,嚐嚐看,很多人都說還不錯。」有好東西我欣然接受。過兩天,朋友打電話來問:「那鳳梨酥怎麼樣?還喜歡嗎?」我說:「不錯啊,至少吃得出真正鳳梨的味道,絕大多數的鳳梨酥不是冬瓜糖就是香精的味道呢!可是我有個小小的疑問:盒子上面的成分表好像不是很完整,上面寫:麵粉、奶油、膨鬆劑、鳳梨、糖、鹽和… 調味料!」

哪些調味料?我不喜歡這樣寫的不清楚不的產品,尤其是那些我要嚥下嘴裡,用身體去消化吸收,最後會進到我的血液腸胃心臟腦袋裡的東西。”調味料”一詞,有寫等於沒寫,請告訴我,我會吃進什麼?

我是花很多時間在超市讀東西的人,或是更明確的說,讀產品成分表。和朋友逛超市。朋友推著籃車一路趨前,不久堆滿一車子的東西要去結帳,轉頭看,我還留在五分鐘前的架子旁細看一盒餅乾或是一片巧克力。朋友繞回來問我在看什麼。我指指盒子:成分表啊,滿有趣的。朋友問:成分表有啥好看的?

成分表才好看呢!你知道買的洋芋片是洋芋粉粉合成的還是整顆馬鈴薯切片的?是用橄欖油花生油還是葵花油炸或是混合油炸的?含有多少鹽份熱量?那片巧克力有多少比例的可可?是純可可脂還是混了植物油?有添加卵磷脂嗎?加的是天然香草還是人工香草精?加了防腐劑?色素?人工糖精?果汁是濃縮還原還是天然原汁?優格是奶粉調泡還是天然鮮奶?還有越來越多一般人看不懂的像偈語梵文又像生化科技的奇怪的字眼和名詞。

對我來說,食物成分表簡直是佛家”一沙一世界”的徹底體現。可惜,不是所有微觀的世界都是”一花一天堂”。工業食品尤其如此,經常讓人讀得驚心動魄。

比如,我剛買的這一袋比其它品牌貴一些的洋芋片。陽光般橘黃色的紙袋上畫著可愛的黃色太陽,幾片炸得金黃油亮的薯片圖樣,非常誘人。右下角有幾顆綠色橄欖圖案周圍一圈字體:con aceite de oliva(西班牙文:和橄欖油)。產品名稱也是大大地寫著:Patatas Fritas con aceite de oliva(橄欖油的炸薯片)。

“用橄欖油”這個字樣成了這份商品最大的賣點,我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衝動買下這袋薯片有不少是衝著”橄欖油”這幾個字,以及這個字後面長久以來蘊含的”橄欖油=健康”的意識型態。細看後面的成分表,橄欖油含量僅有4%,而葵花油含量卻高達34%。嚴格來說,廠商並沒有欺騙,是橄欖油這個字在作祟,而生產行銷者知道如何操作這種消費心態,讓你掏出口袋裡的鈔票。

產品成分是瞭解你所消費的產品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產品名稱,標籤圖案,放大字樣… 很多不是資訊,是廣告,是賣點,是要你掏錢消費的”陷阱”。

前一陣子請幾個台灣朋友來家裡吃飯,朋友看我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台灣醬油,一臉狐疑地問:醬油幹嘛放冰箱?我倒了一點到鍋裡正在開始咕咕冒泡的麻婆豆腐後遞給他看:上頭寫的,開瓶後請放冰箱冷藏。他拿去一看,大吃一驚說:我家從不把醬油放冰箱的!醬油不就是發酵過的東西,含鹽量高,不易變壞嗎?我一邊攪拌豆腐,一邊悠悠地說:你家大概都買加了防腐劑的吧?說著,我又從冰箱裡拿出另一瓶日本醬油遞給他:這瓶也是這麼寫的啊!

那天我們的餐桌話題就圍繞在產品成分表上。那天晚上我的另一個發現是:多數人買東西看製造日期、有效期限,很少人看成分表的。我沒有統計數字,但是略略統計周遭的朋友,法國人和台灣人一樣都不太看成分表的。

為什麼那麼不在乎我們使用消費或是食用的東西呢?或是用另一個方式來問:為何我們那麼不在乎拿什麼塗抹清潔自己的身體,拿什麼餵養小孩?

一個法國朋友解釋:某個角度來說,這是好現象,表示這個社會對國家的衛生條件、生產標準有一定的信心。沒有人會認為在超市隨便挑一包米一盒牛奶會是含毒或是致命的。

話似乎沒錯,但是我以為這更是教育的問題:從沒有人教育我們去解讀或閱讀產品。而隨著越來越進步的製造技術和越來越多的人工添加物,還有,越來越多的黑心產品或食品醜聞,我們是不是該對產品標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希望標示越來越透明?

其實許多時候我最在意的是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防腐劑、人工甘味、糖精、味精、甜菊素…以及族繁不及備載的色素編碼和無人看得懂的名詞。本文裡不擬討論各種人工添加物對人體的影響,畢竟我不是科學家醫師或營養師,我只是不想吃太多人工化學的東西。幾年的心得發現,人工添加物的花樣種類簡直隨著我們發現宇宙的星體數字一起大量增長。不想吃到無添加人工物的食品快要接近天方夜譚了。

人工添加物都有一個標準含量,各國因國情其標準也經常不一,最近被討論得非常熱烈的瘦肉精,台灣和美日的標準就不一樣。但是提升一國的食品水準不應將這些人工添加物以低標看,認為只要不超過法定含量就行,而是應該盡量減少使用。但是我發現廠商在生產上卻是偏向逼近添加物極限,以圖其商業上的便利(更不易腐壞,更具賣相,更有味道,更鮮豔美觀…)。似乎,只要不吃死人,愛加多少加多少。許多夜市賣場裡的量販食品,因為是整批整批的任消費者自選秤重,更是徹底逃避掉成分標示的透明性。那一堆堆色澤豔麗的牛肉乾或是魯味蜜餞總讓人有點不安:我不相信黑心商人到處都在,但也絕不相信一個都沒有。

政府的法令管制和商人的職業道德之後,消費者的自覺警惕和謹慎小心是最後一道防線,也是唯一消費者可以自己掌握,保護自己的:當你看到成分標示時請仔細想想,這是你願意讓家人小孩吞下肚裡的東西嗎?當一袋牛肉乾豆乾糖果餅乾裡的防腐劑色素人工調味比維他命多時;當一瓶掺滿人工糖份香精和色素的飲料果汁優格果凍裡的營養價值遠低過一瓶水一罐牛奶時,還值不值得呢?

在我們這個越來越工業化的時代裡,產品工業化已是無可避免的,但是相對的,我們也有比以前更多的保存儲存食品的選擇和技術。多瞧一眼產品標示的舉動並非為了造成杯弓蛇影的心理恐懼,而是希望讓更多的資訊透明化。你可以用一個小小的動作讓生產者少放一點防腐劑,讓我們的下一代少吃點色素。

而且我也相信,越少人工調味的干預讓食物更健康,也讓食物的品質更提升,也提升我們的飲食水準。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 請勿轉貼轉載)

圖片說明:與本文無關, 此為站長最近在智利的Valparaiso度假勝地吃到的海膽. 智利人吃海膽不是一片片上的,而是整大盤數十片上桌的。佐配一種以切碎紫洋蔥的酸醋汁,碘味濃重的海膽用這招倒是不錯,站長一口氣很豪華地給它吃掉十幾片,每片都有生魚片那麼大,搭配當地用sauvignon blanc釀的白酒,吃起來格外豪爽!(反正有人請客...)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朋友留學美國,回台後任職某大公司副董,位高權重,平常忙碌得很,大陸歐美全球各地沒有時差地飛行開會,幾年前生了個女兒,年過四十,才忽然意識到女兒已經快五歲了,大部分時間都沒在幼女身邊。朋友忽然覺醒,請我代訂巴黎迪士尼樂園的旅館門票,想為女兒慶祝生日。

朋友人帶著興奮的妻女到歐洲,日內瓦、里昂、土魯斯… 邊開會邊陪妻女遊歐,一路到巴黎楓丹白露。我在楓丹白露跟他們接頭後,第一件事是陪他們找藥房。朋友太太買不到一種他們一家三口天天吃的一種健康食品 - 酵素,她說:「這是法國製的啊,怎麼法國反而沒賣?」果然,撕開的中文標示下面就是法文原文標籤,成分,說明,製藥廠商一應俱全。

除了不熟悉的成分專有名詞,我特別仔細看了服用注意說明與事項:六歲以上孩童才可食用, 每次兩顆,每日不超過八顆最高限量。一週後狀況沒有改善應停止服用,就醫治療。不過這一點在中文標籤上沒有標示,我譯給朋友太太聽,她說,在台灣醫生說可以啊,女兒從三歲開始吃了。

藥品是一個特殊的規範商品,每個國家的管理進出口都有不同的規定,而且健康食品和藥品又是兩種管理分明的商品。因為某種原因,法國生產的可能僅出口某些國家,反而在法國本地不見得有售,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這明顯是藥品,雖然不需醫師處方就可購買,但絕不是(健康)食品。

每天一家三口就要24顆,一瓶20顆裝的怎麼夠?朋友太太問:有沒有50顆或家庭號裝的?沒有。那就買十瓶好了。抱歉,藥房沒有那麼多存貨,如果確定要的話,可以調貨,明天來取。

法國怎麼這麼落伍?又沒有大瓶裝,又沒有足夠存貨,叫消費者怎麼辦?朋友太太一邊嘀咕一邊失望地走出藥房。我在旁邊看得有點茫然不知如何解釋。沒有大瓶裝當然是因為這是藥品,不是糖果食品,是有限制服用的。沒有足夠的存貨,很可能暢銷缺貨,也可能是不暢銷而少進貨,而依我看後者原因居大(因為藥房藥劑師沒聽過這款藥品,還用電腦搜尋了一下)。

這個經驗已經讓我非常吃驚了,往後兩天我陪著朋友一家三口,觀察到了一些讓我瞠目結舌的現象。我們在餐廳用餐時,朋友太太帶了一盤水煮青菜來餵女兒吃。我看到這個五歲小女孩對食物一點都不感興趣,還不時將餵進嘴裡的東西又吐出來。上甜點時,我很熱心地想讓她嚐嚐冰淇淋,朋友夫婦告訴我,平常女兒是禁吃甜食的。

我聽到下巴掉下來了。

然後我逐漸瞭解這對夫婦是如何管制五歲女兒的飲食:絕對不准吃甜食,因為會蛀牙。還有,幾乎不吃肉或脂肪類,幾乎只吃水煮蔬菜(在超市買蔬菜用電湯匙煮)。不吃鹽,因為醫生說,一般蔬菜等天然食物裡所含的鹽分已經夠了,不需另外添加。

所以這個女孩是靠不加鹽沒有任何調味的水煮蔬菜維生的?朋友太太說:我們都吃得很清淡,很自然健康。

我絕對相信朋友女兒是個極端的例子,不是台灣社會常見的通例,但是也足以讓人思考,什麼社會環境出現這樣的觀念。夫妻兩人都是高學歷高所得的社會菁英,對兒童的教育非常用心,否則不會如此在意女兒吃的食物,可是… 這中間哪裡不對了吧?

健康本是飲食最神聖的標的,在餐桌上我們最常聽到的是這樣的句子:「吃這個,對身體好。」「嚐嚐這個,對皮膚不錯喔。」「你一定要試試看,補眼睛(或補血補元氣補精力)!」所有吃喝的動作,全在下意識裡被簡化成”對身體好”(健康)的目的。吃飯和吃藥只是經常一線之間(食補、藥膳、養生),而且還界線模糊,互相跨界代用。而當下的天平卻漸漸傾向拿藥當飯吃的怪異現象。

讓我們重新回到最原始吃飯和吃藥之間目的的差別吧?吃藥是為了治病,不是為了藥好吃,或是靠吃藥為生。吃飯則是為了吃飽,然後是為了好吃,為了享受感官上的一種愉悅。而所謂的健康食品,至少在歐洲在法國,是補充營養而非主要的營養來源。既不在於治病亦不在於”當飯吃”,而是在補充不均衡的飲食和營養攝取中匱弱的部分,但決無法取代食物本身好吃愉悅的功能。再說,健康食品不是食品,部分營養攝取過多造成身體負擔,更是不健康。

我小時候經常要被迫吃魚肝油健素糖,那是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的產物。然而今天更可怕,更多的科技產品用各種方法告訴我們,這些顆粒藥丸,這些膠囊口服液,是如何地由最新技術發展出來,讓人更健康。吃一顆維他命一日所需的營養都有了;吃兩粒某某膠囊等於吞下多少克的靈芝黃金蜆。

我們對”健康”的詮釋是不是有些過度了?有時似乎根本扭曲健康作為一個完整意涵的概念。許多時候過於信賴商品廣告,健康等於營養,等於健康食品,等於該吞哪些”健康食品”。”健康”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理念 – 均衡飲食、定期運動、保持愉快心境、充足休息… - 而是一個被無數商品廣告金錢利益挾持的心理恐懼。

追求身體健康是對的,但是必須是這個理念本身是”健康”的。中庸是我們的傳統理念,但是我們當下對健康的想法卻是非常偏執,甚至病態。朋友的作法在我眼中完全不健康。

我常覺得這一代的父母是在被無數的商品廣告的恐嚇威脅擺弄在當父母的:「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增加抵抗力!」而盲目地聽從廣告詞的指揮,填餵孩子各種奇怪莫名的營養品維他命。

廣告不是資訊,別把廣告當資訊。

在今日都會發展的時代,親自下廚的媽媽越來越少,有時有外勞做菜已經是很幸福的事,就別提所謂的媽媽的味道了,很多人的”媽媽的味道”已經被小吃自助餐替代了。而親子之間失去一個食物這個聯絡感情與感官的管道,也就失去了對食物對味道的熱情,也就失去了對生產食物的土地的感情。在曖昧模糊的”健康食品”中追求健康的我們,是否同時在逐漸失去對食物的感情,生命的味道?

培養孩子對食物最原始單純的樂趣與品嚐美味的愉悅吧,尤其是孩子的各種感官味覺正在發育成長的階段。美味帶給人身心上的享受快樂無法衡量,而這也是一種該從小培養的能力。

做菜給孩子吃,跟孩子一起做菜,讓孩子陪你上市場,陪你一起挑菜一起聞蔬菜水果的味道。帶孩子去大自然看豬是如何養出來的,蔥是如何長出來的,蘿蔔是如何從土裡挖出來的。

食品是一片魚一片肉,是一粒米一塊豆腐,尤其是那些經過愛心調製出來的,健康你的身體也健康你的心靈。真正的健康是快樂,是無法濃縮在一顆最新科技製作出來的藥丸裡的。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請勿轉貼轉載)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前言:這篇文章貼在新成立的網站好娛創意網www.livingstudio.tw
在這裡站長僅貼出上篇, 下篇和ratatouille的作法, 還請有興趣的朋友去該網站登錄閱讀. 先前站長所言有誤, 以為好娛創意是付費網站, 後來才弄清楚是免費的. 所以請大家踴躍登錄.
真可惜不能拿影片裡的畫面來和文章對比, 所以只好拿這幾張站長最近的午餐來充數了.



幾個月前一隻老鼠頂著乳酪驚慌逃亡非常逗趣的海報就出現在巴黎市中心各個角落,非常引人注目。吸引巴黎人目光的原因不僅僅是這張電影海報是非常細膩有趣的動畫畫面,還因為片名Ratatouille是法文,一道法國人盡皆知的菜名:普羅旺斯燉蔬菜。

然後是各種關於這部影片的宣傳耳語,流言消息,配合著無時不刻在地鐵街頭書報攤雜誌廣告上看到的影片海報畫面。越接近上映時間,海報的花樣也開始變化:另一隻肥胖骯髒卻可愛迷人的褐色老鼠(Emile)出現了;原本頂著乳酪逃生的小灰鼠搖身變成抓著一支木柄杓子微笑著出現;有時是含情脈脈地擁著一隻紅蘿蔔跳探戈。然後是在電影院開始出現精彩廣告片段… 好萊塢的行銷技巧一改過去只在上映前數週打熱廣告的習慣,改成讓民眾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對著這部影片的各種影像資訊感到熟悉親切,對影像人物感到好奇流口水,想多得到一點關於影片的零星碎屑,欲罷不能…

影片上映後,世界各地叫好叫座,再度掀起一股對法國美食的好奇與狂熱,也引起許多觀察細微的觀眾考究影片裡各項細節的興趣。



稍微細心也有心的觀眾會在影片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裡看到一串擔任本片顧問的廚師名字,其中幾乎都是當下赫赫有名的廚師或知名餐廳:Thomas Keller (美國廚師,擁有兩家三星餐廳 - 加州Napa Valley的French Laundry餐廳和紐約的Pre Se餐廳)、Guy Savoy(巴黎Guy Savoy三星餐廳)、Taillevent(今年從三星降成兩星的巴黎老牌餐廳,曾去台北客座)、Tour d’Argent(巴黎老牌餐廳,今年從兩星降成一星)、Helene Darroze(巴黎兩星餐廳Hélène Darroze女主廚)、 Cyril Lignac(法國媒體明星廚師,是Cuisine Attitude 15餐廳主廚和Cuisine By Cyril Lignac雜誌創辦人,同時也是數本暢銷食譜作者)。

掛著這麼多名廚當顧問,影片故事當然都有所本,所有的細節也都經過一定程度的考究,除了想像誇張部分外(老鼠怎麼可能會讀書懂人話並想當廚師?又怎麼用頭髮指揮廚師的手腳做菜… 等等。別忘了,這畢竟是卡通,不是科學研究),略略瞭解法國美食界的人物與歷史的人都可以找到其中編劇在編寫故事情節時的靈感來源或是人物背景的原型。

根據法國世界報Le Monde的一篇訪談,導演兼編劇的Brad Bird表示,這部影片的構思在2000年他正在製作[超人特攻隊]The Indestructibles這部電腦動畫時,”老鼠當廚師”的念頭是當時的合作伙伴Jan Lasseter提出的。但是直到兩年多前他才將這個故事重新構思發展成熟,終成現在的樣子。



故事情節很簡單:一隻味覺超級敏銳的鄉下老鼠Remy夢想成為廚師,而他最崇拜的已逝大廚Auguste Gusteau的鬼魂將他引導到美食首都巴黎,並且透過一個年輕但笨拙無大志的小伙子Linguini發揮其天分,變成一個被最嚴苛美食評論家讚賞的廚師。情節主軸則是圍繞在”人人皆可為廚師”這樣鼓吹平等,相信奇蹟的童話概念上,所以老鼠當然也可以。

除了主角老鼠Remy和小廚子Linguini外,最重要的角色當屬鬼魂大廚Auguste Gusteau。這個一臉親切微笑,梨型體積的大廚一開始就因丟失了兩顆星星評等而過世。片中並未說明他的死因,但是也足以引起我們對幾個法國餐飲名人的聯想。

首先鬼魂大廚的名字Auguste Gusteau,很容易讓人想到法國廚藝史上最重要的廚師之一:Auguste Escoffier,而Gusteau這個姓的讀法很接近cuisto,法文裡對廚師一職有點親切又有點輕視的俗稱。既然影片概念是”人人皆可為廚師”,一個大廚結合名廚的名和一般廚子的俗稱當作姓確實很適合。A. E.是法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廚師之一,曾經是麗池飯店的主廚,但是他最重大的貢獻卻是食譜著作,為法國美食傳統做整理和傳承,居功厥偉。這一點和鬼魂角色非常吻合。

A. G.肥胖誇張的梨型身材在法國廚藝史上真得不乏典範來模仿。Paul Bocuse的師傅Fernand Point就是體積甚為龐大的名廚,而A. G.深廓的眼袋和雙手抱胸的姿勢也是出自有廚神名號的Paul Bocuse的招牌動作和真人形象的翻版,不過A. G.的親切微笑則讓人想到自殺過世的Bernard Loiseau。



B. L.的微笑曾是法國廚藝界中最溫馨和藹笑容,然而在這個人物中最讓人想到B. L.自殺的事實和AG的過世非常雷同。影片中A. G.因餐廳評等從五星丟失一星後過世,失去大廚餐廳再被降成三星,這個背景總讓人想到2003年謠傳因米其林要將之降成兩星而自殺的B. L.。關於這個聯想,在世界報的訪問中,Brad Bird表示:這個情節早在B. L.自殺前就已經在劇本中了,因為Jan和製作人Brad Lewis曾於2002年為了收集資料去BL的餐廳Côte d’Or請教過他,當時B. L.曾跟他們談到身為廚師的壓力和焦慮。不過那次會面是在B. L.自殺前七個月的事,只能說是故事巧合。

如果說巧合,那A. G.過世和有子繼承的背景其實更符合另一家巴黎名餐廳 – 銀塔Tour d’Argent。從銀塔餐廳四百年歷史,世界知名,過去曾被視為法國最好的餐廳,有過擁有米其林三星最長的43年紀錄,以全世界最豐富的酒藏之一聞名。1996年因廚師拿回扣醜聞被降成兩星,此後在法國的評論每況愈下,不圖改進,而以接待美日觀光團仰靠祖先光輝為生的作法更為人詬病(影片中Gusteau的餐廳也一樣被批評作觀光客生意)。而去年銀塔再度被米其林降成一星,同年五月,八十八歲的老主人Claude Terrail過世,由年方27歲的兒子André接手。這個細節也跟影片情節頗多吻合。

其它讓人想到銀塔的理由是地理位置:當Remy第一次從下水道爬上屋頂看到巴黎夜景時,鏡頭從左緩緩轉向右近乎180度的鏡頭,觀眾先看到鐵塔,然後是塞納河,接著是Gusteau餐廳的巨大看板。這個鏡頭的取景角度是從聖母院北面鐘塔上(觀光客可以上去)眺望出去的,聖母院和Gusteau餐廳的位置和銀塔的實際距離不到一兩百米,完全符合實際相關地理情況。

還有,當Linguini抓到Remy,騎著單車打算丟進塞納河時那一幕,背景是聖母院河邊。而銀塔餐廳和聖母院正是隔河對望。我們可以相信,如果影片裡的餐廳不在塞納河邊,Linguini沒有必要騎著單車跑老遠到河邊去丟掉一隻老鼠。另一個地緣關係的佐證出現在Remy和壞心廚師在河邊追逐遺囑的那一幕,兩”人”沿著追跑的河邊可以看出 – 壞心廚師騎摩托車摔下的階梯和河堤形狀 - 是塞納河邊的quai de Bethune,也和銀塔不遠。另外,鼠爸爸和Emile從教堂上推石像砸車救Remy也是以聖母院為背景,Gusteau餐廳在大樓頂樓也和銀塔位在大樓頂端的位置不謀而合。

有趣的巧合是,影片末了餐廳因發現老鼠而被衛生稽查員關閉,也和現在關閉中的銀塔”相映成趣”。不過銀塔關閉一來為了老主人過世而想重新出發,二來則是為了整修,和衛生問題無關就是了。至於銀塔也在顧問名單中,想當然爾,就決不是巧合了…



順帶一提:影片中的五星評等似乎是刻意在米其林三星和紐約時報的四星做區別。米其林對法國餐飲業造成的壓力或許曾導致廚師自殺,但是高高在上,以直接身份去吃餐廳,一人一嘴斷天下去評斷的方式其實更像紐約時報(請參考曾任紐約時報美食評論露絲-雷克爾Roth Reichl的暢銷作品「天生嫩骨」、「千面美食家」等書)。只是故事背景放在法國,就讓人想到非米其林莫屬了。法國雖有如費加洛報François Simon、或是Pudlowski等個人明星食評,但是畢竟沒有如紐約時報在美國呼風喚雨的影響力。

影片中一共出現過兩個食評,一男一女。女的叫Solène Leclaire,戲份不多,她的出現只是為了寫出一篇評論來引出另一個魔鬼食評家Anton Ego。稱他是魔鬼食評家不但是因為其形象高瘦冷漠,接近吸血鬼或是惡魔,或是他讓廚師顫抖懼怕的威力(記者會中他一出現,剛才還被鎂光燈捧得洋洋得意的Linguini就嚇得發抖打顫),還因為他的打字機像顆骷顱頭,辦公室(有個俯角鏡頭鳥瞰)形狀如棺材。就是這種小細節讓人感受編劇導演暗示性的黑色幽默。還有,他的名字Ego - 自我,也讓人發口豦。

主要人物中片中唯一的壞人:唯利是圖、靠名撈錢、一心想繼承餐廳的矮子主廚Skinner。這個人物表情細膩,生動豐富,非常有丑角喜感。而他只想利用已逝大廚的名聲掛名販賣各種冷凍食品,這個批評和當今不少法國廚師成名後不斷掛名販賣冷凍食品調理包的現象也很吻合。


關於菜。影片中只出現過三道菜:湯,連鬼魂廚師都失敗過的小牛胸線佐甘草鯷魚醬,以及後來讓魔鬼食評嚐到喚起童年幾乎落淚的ratatouille普羅旺斯燉蔬菜。



湯的作法在影片中沒有名字,也沒有很詳細的呈現,不得而知。反倒是有朋友問過,Remy在湯鍋邊加料被Linguini發現時,立刻將手中握著的那一把香菜拍手捻碎投入湯中的是什麼材料。依形狀看,應該是法文為cerfeuille(有時譯為香葉芹)一種味道清淡細緻的香草,因為味道過於細微,經常拿來裝飾擺盤。

小牛胸腺佐甘草鯷魚醬ris de veau sauce anchois a la reglisse確實有這道菜,我還嘗過,不過影片中提到時還有其它複雜的材料,並稱這道菜連Gusteau都做失敗。其實這道菜確實是某廚師創出來的,而也曾經轟傳一時,只是現在頗為少見罷了。小牛胸腺是一道很季節性的菜,通常是春末夏初犢牛初生不久尚未斷奶時所取出的,此時小牛只喝過母奶,尚未吃過青草,腺體最為”純淨”沒有異味雜質,味道最好。即使如此,胸腺仍是一種極為脆弱的食材,容易發腥,通常在採購當天就該用掉,否則很容易變味。常見的作法是拍粉椒鹽酥煎,再配上肉類調成味道濃厚的醬汁。一般餐廳,即使是季節,都很少能夠天天端出這個食材來,再說,這還是個昂貴嬌弱的食材。另外,也有羔羊胸腺的,不過更少見。如果真要挑剔,片子的時間背景該是秋季(片子第一個鏡頭鄉下的黃葉景色和河邊追搶遺囑時的紅黃樹葉),不是小牛胸腺的季節。

最後是關於rataouille這道影片同名的普羅旺斯名菜。和馬賽魚湯並列為普羅旺斯兩道最知名的菜,而且這兩道菜也有雷同的精神:前者用各種產地蔬菜混燉而成,純粹以蔬菜的味道品質取勝,後者以各種當地魚蟹鮮蝦熬煮而成,單以海味鮮美為上,重要的是,兩者都必須以普羅旺斯的特有香料做趁佐調味,百里香、迷迭香、月桂葉、橄欖油、蒜頭…

圖片說明:
1. Elysees Vernet餐廳的蛙腿.
2. Elysees Vernet餐廳的雞油菇燉飯.
3. 左邊抱胸者就是Paul Bocuse.
4. Bernard Loiseau的微笑曾是法國廚藝界最溫馨的臉孔.
5. Elysees Vernet餐廳的鴨胸肉.
6. 站長親手做的ratatouille.

(續集與ratatouille食譜請見好娛創意網:www.livingstudio.tw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前言:這篇文章是為了最後一期的Bonjour Club網站而寫的.


隨著這個網站結束,這個專欄也要結束了。身為其中幾個開站就參與起寫的專欄作者之一,心中不捨的並非少了一個發表的地方,而是少了一個可以自由自在談論法式餐飲各種面向的地方。

台灣媒體越來越多,但是主題面向卻不見得越來越多元多樣化,越來越具有國際觀。相反的,和蓬勃發展的私人網路部落格比起來,公眾媒體,尤其是講究吃喝玩樂的,總讓人覺得越來越媚俗,也越表面化。多數報章雜誌媒體在專業程度上,反而遠遠不如幾個私人部落格。Bonjour Club仰仗法國食品協會的支持,可以一直避開被商業機制操作支配的命運。至少,在這個專欄中,除了一兩次配合寫「命題作文」外,我寫法國餐飲界的緋聞八卦,也談沒人會去關問的餐廳桌椅高度的冷僻話題;我預測新版米其林的異動變化,也悼念一個在台灣沒人知曉的法國餐飲名人大老過世所帶來的影響。

這個自由彌足珍貴。而正是這個自由讓一個主題一個專欄,找到一個對法國文化可以深入的切口。重點在於深入,而不是切口。

這Bonjour Club開站這幾年正是法國餐飲文化滲入到台灣社會,甚至各階層的大眾生活裡最有活力的時間。如果暫且不論是否道地,法國餐廳已經不再是台北台中這樣的都會大城獨有的;甜點、乳酪、麵包,還有越來越多想到法國,已在法國或是已學成回國的廚藝學生。當然也少不了已經降溫冷卻的米其林大廚客座五星級大飯店熱潮。你可以在台灣鄉村小鎮的任一家便利商店或是超市賣場都可以買到跟法國一樣的平價葡萄酒。

到法國旅遊的人,也早從只吃中國菜轉變到非吃法國菜不可的旅行團型態,更常見的是,積極主動蒐集資料想一嘗真正法式料理 – 無論是否米其林星級餐廳 - 的旅客。從買LV名牌包逛香榭大道,到變成在大街小巷按圖索驥尋找特色小館的觀光客;從只知道蝸牛鵝肝醬,到流行菁英小眾的物產鹽之花手工巧克力,我們對法國產品的消費越來越全面化,文化的觀察距離也越來越近。

這樣的現象演變正是台灣社會的演變,一如旅行型態,從最早的五天十國式的大型團,到普羅旺斯十日遊的深度旅遊,到現在的自由行兩人出遊,大團的型態解散了,個人特色的旅行風格出現了。正因為每個人想深入瞭解的切面都不一樣,表現的正是文化的成熟度提高了,是觀察的角度多元了。也就是這個全面化近距離化的同時,我們需要一個深入瞭解的力道與支撐,在這一點上,Bonjour Club提供了一個適切的平台,法國食品協會則扮演了一個很傑出的角色。

這個專欄從來就不只是推薦幾家價美物廉的法國餐廳,或是我個人的用餐經驗而已,我一直希望能提供一個不同的觀察視角:想到法國旅遊品嚐道地法國菜,如果尋找資料?餐廳對法國人生活上意義是如何?米其林指南又是如何出現的?為何足以影響世界餐飲?法國憑什麼是廚藝大國?法國美食與大廚是如何做文化和商業輸出的?法國如何設立制度保護自己的物產與傳統?法國美食如何有今天這樣的地位… 種種諸多議題,對想從餐飲角度思考文化認識文化的人來說,都比僅僅知道幾個餐廳住址重要得多。過去我們從文學藝術,從哲學政治來理解法國,現在,從一片乳酪一杯紅酒,一塊鵝肝一隻生蠔來品嚐法國。

然而,對他國文化最深切真實的理解,必定表現在對自己文化的反芻思索上。所以對法國文化的終極認識是:從中窺見觀照我們自己的餐飲文化面貌。在驚嘆法國生蠔的美味之際,私問對台灣生蠔的瞭解多少?在汲汲探索法國葡萄酒莊制度品種年份之餘,對台灣的高梁紹興的認識又在哪裡?我總以為,我們能看到最高最遠的影像其實是照映出的自己,最世界最國際的視野其實就是客觀地知道自己的定位座標,在文化上尤其如此。

剛剛看過好萊塢的動畫片「料理鼠王」(La Ratatouille),片頭一開始的旁白就是:眾所皆知,全世界最美味的料理在法國,法國最美味的餐廳在巴黎… 我不禁有些感慨,中華料理儘管號稱世界第一(誰說的?),選到美食做題,法國仍是首選。看到片中對各種廚房做菜細節的考究,我就很難想像同樣的主題可換成中華料理來呈現。印象中,中國菜在電影裡呈現的除了「飲食男女」部分片段還有點真實性外,只剩下「廚神」、「食神」一類雜耍般的花俏動作與特效喬段,真人影片比動畫還「卡通」。「料理鼠王」片尾的幕後製作的感謝名單中赫然出現Guy Savoy, Thomas Keller, Tour d’Argent, Taillevent等幾個當代法國大廚餐廳的名字。那一剎那,我心想:如果換成主題是中華料理,感謝名單該是哪幾個華人廚師的名字呢?

Bonjour Club這個平台終於要結束了,我們從法國這個國家這個文化來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卻才剛剛有個起步。感謝法國食品協會給予我個人與這個專欄的支持,而他們的工作仍在繼續。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每年六月第二個週日是愛馬仕舉辦的賽馬會, 叫Prix de Diane-Hermes.



這場野餐實在讓站長大開眼界, 尤其是女士的帽飾衣著.



站長學到的高尚衣著法則一:顏色以不超過三種以上為原則, 接近的同色系算一種.



小女孩穿的既很印度也很愛馬仕. 法則二:顏色要純, 越純越上等.



法則三: 可以超過三種以上的顏色, 但是色彩最好維持在同一個調性, 比如這位太太身上的顏色完全以粉色系為主.



法則四: 或是堅持在同一風格.



法則五: 掌握簡單就是耐看的鐵律.



法則六: 最好有顏色在全身上下互照呼應, 予人整套的感覺.



法則七: 髮型膚色的顏色和造形也要配合.



站長個人結論: 根據以上的法則穿, 只要衣著合身, 質料上成, 隨便躺哪裡睡覺都很好看.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說明:周日站長收到愛馬仕邀請, 跟著有錢人附庸風雅地去看賽馬, 結果發現有錢人的世界真是好看. 不敢獨享, 貼出來給大家賞心悅目一下.



本季的貴賓國是印度, 所以印度服飾最搶眼.



有錢太太連坐姿都很講究.



蘇格蘭裙男子在這種場合也很搭調.



這一大家子都盛裝赴會. 左邊男子的探險冒可是如假包換的H牌vintage呢. 真是好看.



這頂”帽子”很別緻, 不過也不是隨便人都戴得的. 這老太太有品味.



媽媽女兒都好看. (為何有錢人生小孩也不會胖???)



...(請自行發揮想像力)



女讀者點名的帥哥照. 不過, 老實說, 男士的衣著遠遠不如女士精采.



這些有錢人大約是約好一起來的吧, 穿得多整齊!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晚餐我燉了一鍋蔬菜燉肉,攤開費加洛日報,吃將起來。

蔬菜燉肉鍋法文是pot-au-feu,有些地區叫poté。在一個鍋裡放進茴香根、蘿蔔頭(navet一種球狀白皮帶紫的球根蘿蔔)、捲心菜、紅蘿蔔、馬鈴薯等蔬菜和半鹹豬肉、煙燻香腸一起煮。過去這是農村菜,鄉下農家出門農作前把材料統統扔進生鐵鍋裡,吊在壁爐裡,爐火慢慢熬燉,晚上回家,蔬菜不但軟爛而且入味,豬肉香腸也入口即化,一鍋好菜好湯非常暖胃暖心,呵氣成煙的寒冬最適合了。(八卦一下:這道鄉村菜被新三星大廚Yanick Alleno搞出一個宮殿豪華版的,造價150歐元,非常受到好評,可惜站長去年冬季錯過了… )

儘管這道菜,在當下的健康理念上其實非常的”政治不正確”,豬肉是五花胸肉,肥腴膏脂,熱量奇高;煙燻香腸因為煙燻之故,有致癌之虞;長久燉煮,蔬菜的維他命泰半流失。但是在一般小館的餐桌上這道菜卻是很受歡迎,只因為好吃。



這日費加洛報的頭條是法國人平均壽命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男性77歲(比去年多活了五個月),女性84歲(多了三個月)。和1950年二次大戰後相比,法國人整整多出十五年的壽命!這是怎麼回事?歐洲民族裡吃得最鹹最甜口味最重,又不愛運動,奶油鵝肝巧克力這類高熱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大口大口往嘴裡塞的民族,竟然活得比誰都久?!

當然,活得久不見得活得比較健康,但是在我們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短命絕對是不健康的結果。儘管法國也沒有逃出減肥瘦身這一波的流行健康潮流,儘管法國曾在七十年代提出革命性的新廚藝運動(即少油少鹽少醬汁),對吃的天性愛好卻讓法國人從不顧一切享受美食的中心理念中,避開過度偏激的飲食觀。

比如,固有的觀念認為,薯條是垃圾食物,後來經常被引伸詮釋成:馬鈴薯高澱粉高熱量也是垃圾食物了。其實真正”垃圾”的是炸油,而非馬鈴薯。馬鈴薯維他命B群、C含量高,鉀含量是香蕉中含量的兩倍,而且高纖維。馬鈴薯裡含兩種特殊的酚類物質,這類物質進入人體後,可以把致癌物改變為水溶性物質而排出體外;酚類成分則是抑制了致癌物本身的代謝而發揮抗癌作用… 所以讓薯條成為垃圾,真正的禍首是炸油。葡萄牙西班牙經常用橄欖油炸薯條,味道棒透了。此外,馬鈴薯幾乎不含脂肪,所以低卡路里低熱量,它甚至是減肥的好食材。



還有,多數人認為巧克力是高熱量食物,瘦身節食者抵死不碰一片巧克力(影視版記者最喜歡問名人影星:吃不吃巧克力?怕不怕巧克力熱量高一類的蠢問題)。這在法國人眼中又會叫他們嗤之以鼻了。事實上,讓巧克力熱量大增的是添加的糖和可可脂,真正的瘦可可含有豐富的鎂(穩定情緒,提高精力)、維生素E(抗氧化防老)、多酚(降低壞的膽固醇)、鉀(肌肉運作、體內水分平衡)… 真正該注意的是,巧克力產品中加了多少添加物(糖、乾果、牛奶、基因改造大豆卵鄰脂等)讓其成為高熱量食品的。黑可可純度越高,越能避開糖份熱量過高的陷阱,苦味巧克力就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這就好像在一杯水裡,加了糖添了味,最後喝出毛病來,卻怪罪水不健康一樣。

健康的營養觀念,飲食觀念應該是全面的,不是偏頗的。懂得分析解讀食品的成分表,而非盲目地被媒體聳動的標題誤導。我們賴以維生的是食物,不是蛋白質維生素維他命或礦物質,而吃本身帶有感官活動的快樂愉悅應該高於一切,這是肉體器官直接受益的,卻無法用任何科學數字來衡量計算的。最後看得到的可能就是:如何吃得好,過得愉快,活得長久。



幾年前一個學中文的法國朋友去台灣,回來後告訴我他對台灣的感想。說了許多,他突然冒出一句:你們台灣人好像很怕死喔?怎麼說呢?我反問。書店裡報紙上到處都在談防癌排毒瘦身瘦身… 我碰到好多人,這個不敢碰,那個會發胖,吃那個怕得病,喝那個會致癌… 他說。我說,不,我們那是養生,中國的養生文化。

這段話之後幾天,我收到台灣寄來的雜誌,連篇大幅的健康養生的廣告報導,我開始有些理解法國朋友的疑惑,不禁自問:我們是怕死,還是養生?

巴黎馬黑區有家小館子每週四午餐推出古法油炸薯條:以鵝油炸的。這天中午總是人山人海,我老是沒機會擠進去嘗一嘗這個古早味薯條。鵝油炸馬鈴薯?高熱量高澱粉高膽固醇,那不是多重罪惡嗎?啊,浪漫的法國人會告訴你:馬鈴薯有豐富的維他命C、有優質的蛋白質、鵝油的膽固醇是好的膽固醇,而且,最最重要的是,這種炸薯條美味極了!

真正垃圾的不是食物,而是觀念,錯誤、偏頗、病態的飲食觀,我們經常把廣告資訊,強迫自己吞下了多少想叫你掏錢買健康養生食品的商人所製造的聳人聽聞的垃圾概念。錯怪了一項美味的食材,對不起自己的嘴巴,又把日子搞得難過,這才是人生裡很糟的悲劇。

法國人常上餐廳少上健身房,一頓飯吃到天翻地覆,簡直飲食無度。可是他們的平均壽命卻讓我們看到如何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同時,享受人生,又可以延年益壽,繼續吃喝!


圖片:
一. Pot-au-feu改良版. 這是將燉好的東西撈出來另外擺盤.
站長最痛恨這種的, 因為那鍋好湯就不見了!
二. 韃靼生牛肉配炸薯條. 好吃的薯條真是好吃啊 ~~
三. 美味的巧克力永遠都是無辜的!
四. 燒烤致癌?很可能, 但是那要累積多少才會? 如果真那麼嚴重的話, 葡萄牙人, 西班牙人, 希臘人和東南亞不少國家的人民早該絕種了!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轉貼)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每當法國朋友問我的工作是什麼的時候,我總是希望可以像大部分的人一樣用一個簡單明瞭的名詞 – 秘書,公務員,教師,服務生,待業者 – 來回答。或是用類似中文”美食作者”這樣望文生義的字。然而法文裡沒有同等的。

法文直譯”美食作者”就是:écrivain gastronomique,可惜,這樣的名詞不是非常的法文,因為理解起來比較像是”秀色可餐的作者”(寫作者變成一種可口的食物了)。在法文中常用來指美食評論家的是critique gastronomique一字。然而,我不喜歡critique這個帶有批評挑剔評論指導等意義的字,因為美食作者不見得一定板起臉孔來做高高在上的評論,更經常做的是介紹表達描述傳訊等不帶正負價值判斷的中性文字工作。

所以我最常用的職業名稱是,記者,美食記者。這至少是個中性的名稱。但是美食記者有幾個類型,評論的,改寫新聞稿的,刊登置入性行銷的,或是簡單地被招待收買後寫一篇熱情洋溢的廣告文章報導的。但是我很知道,我的寫作和一般認知的記者工作其實相差很遠。



在法國略略瞭解餐飲界的人都知道,法國餐廳類型中比較高級的就用restaurant gastronomique。在這之下,有restaurant(餐廳)、brasserie(啤酒屋)、bistrot(小酒館)… 等。換句話說,加了gastronomique這個字,等級水準就高一級了。於是很多時候這個字等於”高級”,等於高消費,等於昂貴。可是誰都知道,高級、昂貴、高消費不等於美食。
於是critique gastronomique就變得很可疑了:難道只有高級餐廳的食物才值得批評討論?著名的米其林指南裡星級餐廳佔不到一成五,其餘的都是所謂的小餐廳小館子,根本說不上gastronomique。

到底法國美食評論是怎麼出現的?



米其林指南名氣最大,影響力也最大,歷史也最悠久(從1900年開始),但是它不是第一個美食評論,法國的美食評論比米其林更早上一百多年,幾乎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的產物。對,美食評論在法國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法國餐飲在大革命之後,封建制度崩潰,貴族沒落,從名門豪宅中流落到民間的廚師開始自立門戶,經營吃食餐飲。於此同時,有消費潛力的布爾喬亞階級興起,另一種沒有家族教養背景包袱的享樂型態也開始出現。吃喝享樂,光是有本事花大錢只會被看做是暴發戶,如何表現品味,表現身份,成了另一種社會姿態。



Grimod de La Reynière被認為是第一個美食評論,但是他的角色扮演和今日的美食評論並不一樣,比較像是個指導者教育者,而非評論者。他於1803年出版的作品「美食者年鑑」Almanach des gourmands,書寫目的是:「指導布爾喬亞如何在混亂的新餐廳、熟食店、吃食店懂得吃喝的藝術。」1808年他出版另一本著作「宴客主人手冊」Manuel des amphitryons,其宗旨是:「教導那些大革命後財富轉移換手後的新富人們生活的藝術入門。」

以Grimod de La Reynière為代表的美食評論扮演的是沒落封建貴族和興起布爾喬亞之間的品味中介者傳遞者,讓前者在革命後的新社會中仍能仰靠品味教養留住一份社會尊嚴,而後者在模仿學習舊時權貴的姿態中舐嚐到權勢的迷人滋味。

十九世紀中,雜誌報紙的迅速發展成為美食評論行業成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女性雜誌的出現。當時的女性雜誌雖是以女性讀者為主,美食評論卻多是男性作家,美食評論和電影評論一樣,是以藉助仿效文學評論出現的。換句話說,能夠寫美食專欄的作者多半不是真正對廚藝或食材的瞭解有過人之處的,而是寫得一手美味文字的作者。



其實這個現象到今日還是如此,著名的Elle雜誌食評家Léo Fourneau曾批評過,很多大媒體的知名食評家連煎個蛋不會。不論公私立學府,都不存在美食評論這樣的科系或學分,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美食評論家。尤其在我們這個網路時代,成千上萬的部落格網誌,誰都可以對自己所吃的餐廳或菜餚品頭論足,只要你懂得寫,知道駕馭文字,描述氣味口感,寫得服人。而且,美食評論將寫作者放在一個高於廚師的高度,如果是發表在媒體上,更有影響力的權力滋味摻雜其中,醉人也迷人。(不過,話說回來,職業食評家幹嘛要懂得煎蛋?反正他幾乎都吃餐廳啊… )



回來談gastronomie這個字。這個字的歷史並不長,它首次出現在1840年的法藍西學院辭典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裡,來自希臘文的gastronomia,意思是:解決腸胃的藝術。本來的意思只有關於吃這個行為,無關吃的品質好壞。後來隨時代衍生變化含意,被擴大詮釋成:餐桌上的藝術,這裡包含菜的美感、用餐時的姿態禮儀等。

法國十九世紀最重要的美食家Brillat-Savarin將gastronomie這個字定義得最完整:貢獻於吃的行為上的所有細節,目的是盡可能地將食物表現到最好的狀態,包含那些探求、提供或是製作食物的各種階段和過程。因此,是gastronomie在推動種植者,養殖者,釀製者,漁獵者,以及各種工作的廚師們在食物上,追求完善美好。

如果反過來看中文”美食”一字,在今日的媒體上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了。路邊攤、五星飯店、連鎖速食、冷凍產品、工業調理包、泡麵薯條… 美食一字,愛怎麼用怎麼用,經常既不關食物本身品質好壞優劣,更無關吃喝行為的周邊條件(環境、服務、擺飾、美感… )

至於我的工作,我認為其實commentaire這樣中性的字眼比較適合,因為可以帶有個人的情緒觀感在裡面,文字服務的對象是我自己與讀者。而吃喝大事,本來就是非常主觀的啊。


圖片純粹裝飾用, 就為了好看啦:
一. 輕煎鮪魚和春季鮮蔬.
二. 蝸牛薯泥洋香芹汁.
三. 煎烤小羊排, 油漬蒜頭.
四. 醋煎小牛腰子和馬鈴薯.
五. 法國吐司, 煎鳳梨和藍姆酒蜜棗冰淇淋.
六. 上述幾道菜的廚師.
以上菜色由站長在巴黎Cameleon餐廳親自為大家品嚐.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轉貼)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丹尼是我少數有古堡的法國朋友。熱情大方,典型的布列塔尼人。他經常一通電話來:我去古堡過幾天,要不要一塊兒去?我二話不說,抱著電腦和牙刷就跟著去了。

他最喜歡說這一句:Elle n’est pas belle la vie?(« 生命真美好,不是嗎? » 這其實是一個法文的廣告詞,丹尼特別愛用)雖然我對這句話非常的不以為然,但是這經常是我們在他的帆船上,大海上藍天下拿出鴨肝沙拉和乳酪,然後把卡拉斯的女高音放得很大聲時對著我舉起酒杯喊的。我盯著金黃色的香檳氣泡緩緩上升,想反對也很難,只能點頭稱是。

古堡裡的鬼

丹尼的古堡其實是10公頃的大莊園中間的一座建築,長方體的古堡,窗邊有貝殼花飾,是文藝復興的風格。旁邊還有個圓塔小古堡,遠一點有一部分是從前的農莊,穀倉和馬廄一類的,現在統統改成現代設備的豪華居家。莊園裡只有小教堂還是小教堂,丹尼家族裡舉行婚禮葬禮時用的。其他地方就是園丁的住所和大片草皮,蘋果樹、櫻桃樹、桃樹和高大的針葉松和椴樹樹林以及一座網球場。外圍有石墙和大鐵門圈住莊園,也是幾百年前留下的,從外面什麼都看不到。

一次打完網球,我跟丹尼抱怨,這麼大的地方幹嘛不搞個游泳池?他瞪著我說,後門出去就是海,跳下去游就是了,在大自然游多好,弄個泳池幹嘛?我沒話說,乖乖地回房間裡泡按摩浴缸。

這座古堡是1495年的建築,被列為歷史古蹟,很多東西都不能亂動亂變,連房間裡的漆畫木板都是還當年手繪的花花和草草。古堡裡出名的鬧鬼的房間就是正中央的主臥房,嚇壞了幾個客人之後,很長一段被丹尼拿來當儲藏室,把各式老家具破古董都塞到裡面去,房門用大鐵釘釘死,誰也別想進去。

我是ㄠ了兩年才ㄠ到這間房間住的。丹尼說,我把房間清空了,你可以完成心願住進去了。這房間有點奇怪,太大了,至少30平方米,窗戶又太小,只有一扇,又細又長,外頭陽光再大,房間也都還是幽幽暗暗的。裡面除了一張大床,床邊一個小桌几,一個大衣櫃就什麼都沒有了。躺上去吱吱咯咯叫的木頭大床還面對著一個可以烤隻大野豬的石砌大壁爐,壁爐上還有一大片我們最忌諱的對著床的大鏡子,那種人照在裡面有點糢糊的古代鏡子。

房間兩側各有一個小門,一個通往浴室,一個接隔壁的小房間,據說以前是堡主小孩的。兩個小門上各有一幅直接畫在木板上的人像畫,一男一女,眼神很厲害,無論哪個角落,他們都盯著你看。



丹尼說,很奇怪,這兩個人像不知是誰,只知道是17世紀的畫作。過去留下的古堡資料裡都沒有這兩個人的名字,所以不是堡主夫婦。偏偏這兩幅畫像又是直接畫在木板上的,根本不能拆下來。白天看慣了畫像人物對著你,晚上熄了燈一片漆黑中,非常確定的,還是有人在黑裡盯著你。

不過根據在這個房間體驗過靈異現象的客人都一致表示,不是畫像人物的眼神有問題,是每到凌晨三點半睡在房裡的人都會感受房間裡氣流異常浮動,然後就有 « 東西»在頭上臉上輕撫。

第一次有客人半夜從房裡尖叫衝出來時,從不信邪的丹尼很不屑地說:窗戶沒關好啦!就是穿堂風而已,大驚小怪!那天住這房間的是賈克和諾艾莉,一對不問鬼神腦筋清晰的英國物理學家夫婦,抵死都不肯再進去裡面睡了,凌晨三點半月黑風高之際,連夜搬到農莊去了。聽說電燈亮了一夜。第二次從房間裡嚇到腿軟爬出來的是一對20 出頭的年輕情侶羅宏和克萊兒。據說克萊兒的手裡緊抓著脖子上的十字架趴在門口的地上,兩眼發白,什麼話都沒說。羅宏已經四肢僵硬,口齒不清了。

我睡的第一晚就出事了。那天我在附近另一座古堡聽了一齣歌劇,回到丹尼的古堡大約是半夜一點半了,穿過樹林還聽到貓頭鷹的叫聲。走進房間,一時找不到電燈開關,雖然沒燈,卻剛好是滿月,窗口一輪慘月在地板灑了滿地藍光,所有的家具都只有一面是看得清楚的,是有點希區考克的感覺,要想得很恐怖當然不難。

關於這房間的事情聽多了,我再不信邪心裡也有會發毛。因為睡不著,躺在床上看書。我聽到丹尼在隔壁房間走動,八成是刷牙洗臉,然後也沒聲音了。我繼續看書。沒多久,床頭燈開始吱吱作響,然後,它竟然自己熄掉了。我心頭一緊,趕快把燈再點亮,檢查了一下電線,告訴自己,別迷信,這不過是電線接觸不良。可是當第二次床頭桌燈又開始吱吱作響,自己熄滅後,我不得不告訴自己,還是早點睡吧。何況我也真的是很睏了。

關燈後,房間裡陷入一片墨黑,就是那種睜眼閉眼沒有差別的徹底的黑。眼睛沒用時耳朵尤其敏銳,房間裡真的是一。點。聲。音。都。沒。有。房間裡沒有氣流的流動,也沒有"東西"在撫摸,我儘可能不去想黑暗裡盯著我看的畫像的眼睛。偶而有一絲奇怪的聲音,不過很確定是藏在木板間的老鼠,沒什麼好怕人的。

我漸漸覺得睏了... 就是這時候我聽到 « 聲音»,踩在我門外的地板的聲音。很輕,很慢,很小心,不是老鼠,倒像是貓。大概是地板因白天夜晚溫差因冷漲熱縮的擠壓發出的,我想。

突然,我的精神變得很清醒了,因為房門把手在轉動!我不信鬼,但是相信自己不是在作夢,因為這下是真的很清醒了。我的房間的門有兩層,等到第二個門把也在轉動時,我開始在想該怎麼辦。我該睜開眼睛嗎?黑暗中我看得到"它"嗎?(我可是個大近視眼...)可是我看"它"幹嘛?可是萬一"它"真的長得很難看很嚇人呢?還是等"它"靠近我的時候把燈倐然打開?如果燈光沒嚇跑"它",反而讓我看得更清楚"它"可怕的樣子呢?

我還沒想好該怎麼辦,"它"已經緩緩地靠近我的床邊了,一股陰冷的氣流襲來... 我左手抓到桌燈開關一按,黃色的光線照在一團白色浮動的物體上,我想都沒想,抓起桌燈一把砸過去... 房間裡再度暗下來,不過我聽到丹尼"啊∼∼"的慘叫聲...

午夜三點半,鬼房間裡再度一片漆黑。窗外又聽到貓頭鷹的叫聲了。

(待續)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言: 修士島記事(一)寫於兩年前, 後來站長一直沒空續寫後來發生的事. 最近站長重回古堡度假, 又生怪事, 於是趁度假驚魂之際, 續寫修士島故事.


丹尼裝鬼嚇人的代價是:頭上一個帶血的小包和一個粉身碎骨的祖傳桌燈,他心疼得不得了。看著他頭上的腫包,我真恨自己手勁下得不夠狠,該給他來個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差點被他嚇死哩!

第二天吃早點時,我啃著塗滿焦糖奶油醬的麵包,喝著咖啡,用兩隻浮腫滿佈血絲的吸血鬼眼睛瞪著丹尼,沒好氣地問:昨晚幹嘛裝鬼嚇人?莫非過去客人遇到的其實都是你這隻笨鬼?丹尼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說:昨晚也不曉得為何,累得很卻睡不著,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好像睡過去了,卻覺得房裡有些怪怪的,又醒了。躺了很久,乾脆起來嚇嚇你,因為聽到你房間還有聲音,想必你也還沒睡,所以就過去跟你開開玩笑啊!

我心想:是老子手下留情,不然就讓你假鬼變真鬼,帶著桌燈去見你祖先!裝鬼還裝無辜,真可惡。

丹尼還在旁邊囉囉嗦嗦:昨晚八成是你陽氣太重,把鬼趕到我房裡來了,我一向在房間裡睡得好好的… 真是鬼扯!真是這樣,這鬼也太不濟事了。不過我瞭解丹尼,他是個樂觀開朗又有些笨拙的胖子,平常很容易入睡,完全沒有預警,上一秒還興高采烈在跟你討論政治八卦,下一秒就傳出轟天鼾聲,是那種睡著跟昏過去沒什麼兩樣的人,個性也不是那種愛去裝神弄鬼嚇人的。再說,這樣嚇人也太簡單,太容易被拆穿了。這種簡單得可笑的耍寶才是丹尼的本性呢。

那滋滋作響要滅不滅的桌燈呢?也是丹尼搞的鬼?不,不可能,桌燈電線長度都在我床邊,除非使巫術,丹尼沒那個本事和心機玩這麼細膩的鬼把戲。我連問都沒問,繼續吃我的奶油焦糖麵包。



後來我有機會與羅宏和克萊兒又在莊園一起度假,我把丹尼裝鬼的事說出來。兩人先是大笑,後來就堅決否認,他們遇到的肯定不是丹尼這隻假鬼,因為那是在黑暗中有蜘蛛絲般的”東西”在臉上來回拂動。「丹尼那個胖大身材罩個床單參加化妝舞會還可以,叫他躡手躡腳的在黑暗中搞蜘蛛絲而不被發現?不可能!」再說,丹尼沒有任何理由這麼捉弄他的客人,也沒那麼多祖傳檯燈給客人摔!兩人認真地分析著。「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絕不會再踏入那個房間一步了。即使是白天!」

天氣好時,古堡早餐向來在大草皮上進行,桌子中央撐著一支大陽傘,陽光斜斜地照著,穿過百年針松,穿過奶油咖啡果醬焦糖醬,照在被各種地衣苔蘚侵佔得五彩斑斕的古堡牆上,牆上爬著一株巨大的老紫藤,在清晨霧氣未散的陽光裡底下,一掛一掛的紫色花朵,開得正豔,蜜蜂在上頭嗞嗞亂飛,四周漂浮著奇異的紫藤花香。

看過紫藤沒有?枝幹枒枯乾直硬,像是地下伸出的無數分叉乾癟的骷髏的骨節,緊抓著牆,一路攀爬至窗口,把窗框包住,像是把玩在手裡的一塊骨牌。那是我房間的窗戶,清晨半夜,在房裡都聞得到清雅的紫藤花香。那香味很好聞,有一種教人舒緩放鬆搖籃似的魔力,我常常在紫藤花下睡午覺,像我這麼神經質不易入眠的人,卻像被催眠一樣,睡得很深沈舒服,簡直像被下了蠱似的。



紫藤是種很奇怪的植物,主樹藤扭轉如麻繩,枝幹卻又直又硬,冬季無葉無花時,乾枯得毫無生氣,很容易就當它是株枯死的植物。春天一到,復活節前後,在不冒出一毫一葉的狀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掛出成串的紫花,像憑空伸出的垂吊的紫色的手,一夕之間,開得豐盈燦爛,香聞十里。那種繁花掛在枯藤上的對比著實是一種奇異的景象,讓人想到木乃伊身上仍長著一頭絲綢般的青絲一樣恐怖。或許這花選在復活節開不是沒道理的,紫藤開花確實像是死裡復活,又像是塑料假花,憑空掛吊上去的。詭異的是,花朵完全凋謝後,紫藤枝幹才茂茂密密地長出大把大把的細圓綠葉,再不久,又長出成串的花來,彷彿先前那個短短的花季不曾發生過,只是一場怪夢。

霧散後,陽光大現,草地上長滿了酢醬草白色小花,整片整片地非常好看。這天天氣好,說好開遊艇出海。吃過早餐,各人去打點出海的裝備:毛巾防曬油太陽眼鏡防風大外套。午餐:香檳鴨肝燻鮭魚烤雞麵包櫻桃蘿蔔乳酪Kouin-Amann奶油焦糖餅,臨走前,我去架上抽出一張La Strada裡的唱Violeta的女高音卡拉斯,不然又要聽丹尼的帕瓦洛帝了。

從古堡南邊走出來,先跨過大草皮,右手邊是幾株樹蔭大到撲天蓋地的針松,左邊可以看到小禮拜堂,躲在無端出現的蘆葦叢後面。小禮拜堂真的很小,大約不到二十平方米,和莊園十公頃的規模實在不成比例,在圍牆的亂草樹林邊,史帝芬似乎不太喜歡整理這附近的花草,甚至也好像受到丹尼家族的默許,任其荒蕪。小禮拜堂始終有樹蔭庇遮著,陽光不容易照到,晨昏時刻還經常有水氣薄霧,階梯長滿墨青色的綠苔,有些被遺棄的感覺。堂門深鎖,有點神秘,丹尼也從沒帶我進去參觀過,理由是被他表兄弟拿來堆放家具雜物了。



有一次我堅持想看,他說得去跟園丁史帝芬拿鑰匙。過了幾天沒動靜,推說是忘了,我催了幾次,拿到鑰匙,又打不開 – 但是丹尼拿的鑰匙明明不合匙孔形狀大小。他比劃了一下,非常地敷衍我,自言自語說,一定是拿錯鑰匙了,匆匆忙忙就趕著離開,把我丟在原地。我從鑰匙孔內看進去,看不到什麼,幾絲從窗戶透進來的光線穿過灰撲撲的浮塵,有幾排椅子,正中央似乎還有個神壇之類的東西,壇後隱約是個十字架。

對小禮拜堂好奇不是沒道理的。古堡客廳裡有一尊人高的聖母聖嬰木頭雕像,雕得很奇特,每回進客廳一開燈總是先被嚇一跳。那是用一種質地很堅硬的木頭雕的,我對木頭的知識少得可憐,但也還知道不是法國南部常見的光滑細緻的橄欖木或桃花木。雖說質地堅硬,卻遍佈成千成萬針孔般的小洞,雕像大概沒完成,沒上過漆,密密麻麻的針孔小洞讓聖母聖嬰像彷彿長了痲瘋,看著有點聳然,摸上去,粗糙凹凸,叫人背脊發涼。

就在我從鑰匙孔偷窺裡面時,忽然我發現後面有人,已經等很久了…

(後續)

圖片
1. 古堡南面.
2. 古堡走道.
3. 紫藤花開.
4. 小禮拜堂門.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大約兩年前開始,我的電子郵箱裡經常收到米其林指南發來的公關新聞稿。這可是一反米其林過去不跟媒體打交道的神秘風格,到任兩三年的新主編Jean-Luc Naret簡直是花蝴蝶一隻 – 衣著也像,黑西裝白襯衫配各色花式蝴蝶領結 – 風度翩翩地出現在各電視報紙雜誌。根據他自己的說法,迥異於過去主編也是密探的傳統,新任主編的他,不再當密探,而是跳到第一線做公關宣傳,澄清各種流言謠傳,為米其林拓疆闢土,擴張勢力,鞏固權威。
從此,米其林幾乎全年皆有消息見報。



不僅主編變得活潑好動,米其林編輯群也花樣百出。才剛宣布年底要推出首座亞洲城市評鑑(東京版)後,隔一週又宣布將出版首次評鑑的兩個美國城市地區(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又過了幾天,米其林又發來新聞稿,即將上市只有得到Bib gourmand標誌的小餐廳指南(法國版)。Bib gourmand是質優價廉小餐廳的標誌,指的是有推出三道菜的便宜套餐的餐廳(巴黎35歐元,外省28歐元以下)。這個級別一度被媒體視為米其林炒作話題的商業手段,但是現在卻是精打細算的消費讀者從無數的無星小餐廳中辨識出其中優劣差異的指標。
米其林飄洋過海,遠度美洲,又將去亞洲大展身手,全球影響力似乎越來越大,目前出版的18本指南涵蓋22個國家,眼看又是另一個”全球化”的經典範例。好萊塢讓全世界都吃爆米花喝可樂看美國電影,米其林帶著法藍西民族的傲慢是否有本事讓全世界的人都跟著用刀叉喝葡萄酒吃餐廳?
當米其林在全世界都成為話題之際,天生帶點文化反骨的法國人卻開始帶點鄙夷的眼光看待祖先傳下的,所謂指南這種東西了。



米其林在其黃金時代時號稱發行百萬冊,如今,樂觀的估計也只有四十萬冊。在法國知名度可以略略相提並論的Gault Millau指南,從顛峰時期的七十萬冊,到今天也只有不到十萬的發行量。其它的大大小小指南都僅有幾萬本,不足一哂。
看指南找餐廳的時代過去了?至少在法國似乎是個事實。
今年三月Le Chef雜誌公佈一份TNS民調機構關於法國人使用美食指南的民調,結果讓人大吃一驚。60%的法國人選餐廳是靠親友推薦,口耳相傳的,只有4%的人是參考指南。1997年有20%的法國人過去12月內參考過指南選餐廳,2007年只有13%。即使是參考指南的讀者,也有60%是比較相信親友或是自己的認知,僅18%的人信賴指南的推薦。
然而在所有的指南裡,米其林仍是其中的龍頭老大,擁有47%的讀者參考率,遠超過Gault Millau的9%和揹包客指南Guide du Routard的11%。



當然,在我們這個網路、旅行與外食頻繁的世代,比起新廚藝的七十年代,有著更多的報紙雜誌評論,更多的網路私人食記,更多的友人經驗推薦,對指南的依賴度降低,彷彿是順應天理,潮流所趨。
可是上餐廳習慣改變也是原因。年輕一代的法國人喜歡氣氛輕鬆,價格平易近人的餐廳,而不是那種有著聖經厚度的酒單,下巴抬得高過眼睛的侍酒師在旁監視,一餐飯要花掉三個數字的高級餐廳。繼兩年前三星餐廳Lucas-Carton將價格砍成三分之一,利潤卻提高兩倍之後,今年名廚Christian Constant的一星餐廳Violon d’Ingres也改變裝潢,調降價格,換來更多的好評和人潮。
米其林的Bib Gourmand指南就是這種潮流的產物,因為這一本裡面根本就沒有星級餐廳,也將價格過高的餐廳排除在外。指南售價15.9歐元,只有完整版的半價,體積重量也更薄更輕便(全法僅有489家餐廳入列,是完整版3641家的13%而已)。顯然地,目標就是這些不願再花大錢去吃星星,卻又很計較品質的年輕世代。



另一個降低參考指南的原因是,三四十歲的年輕新貴選餐廳用的標準未必和大戰前後出生的長輩們一樣。裝潢、氣氛的重要性不輸給對服務、菜餚的要求,名建築設計師的號召力不輸給名廚大師的手藝,年輕人想和屬性接近的族群一起吃飯喝酒,不在乎酒單上是否有一瓶他們一輩子都不會點的昂貴的Romanée Conti,或是刀叉是否銀製酒杯是否水晶。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報導沒寫出來,一本剛出版的新書裡卻可能提供答案。ELLE雜誌的食評家Léo Fourneau(這其實是個化名,歷來幾個擔任這個食評專欄的作者都用這個名字)的新書「先生,請慢用!」(Bon Apé tit, Messieurs !)大爆他當任雜誌長達十五年的匿名食評所聽所聞的法國餐飲內幕。書中第一章標題是:沒有一個食評家是誠實的。第二章標題是:沒有一本指南是可靠的。
米其林用的Bib這個字本是它的招牌商標輪胎人Bibendum的縮寫,但是同時也蘊含著bible聖經一字。然而指南不是聖經,不是地圖,希望按圖索驥找到真理的人,想太多了。指南只是指南,參考用的,了不起它指出了方向,而不是目的地。而關於指南,我最認同的態度是費家洛報的名星食評François Simon說的:盲目相信指南的時代早過去了,現代消費者要學會如何聰明地運用指南,不要被指南利用了。要不就乾脆不要它,這才是不會迷失的唯一道路。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轉貼)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當今最知名的美食評論家叫François Simon,此君長相如何沒人見過,一般知道他大約四十歲,中等身材。他為費加洛、巴黎第一電視台等媒體寫美食評論,匿名吃餐廳是他的工作,每週他當密探上餐廳吃飯,從米其林三星到路邊的沙威瑪可麗餅都不放過,據說一年得吃上數百家餐廳。他文筆犀利幽默,自成一格,對餐廳的讚美與批貶絕不手軟,是法國新派美食評論的代表人物,也是米其林指南以外,少數對法國餐廳有著舉足輕重影響力的人。

他的美食評論有時不單是就餐廳批評,經常引進一些飲食概念,是傳統觀念深重的法國文化裡少數在飲食論述中引入時代趨勢的作者。最近他接受訪談,記者問他如何在密集享受大餐的同時,還能維持對美食的慾望和不發胖的身材。

他開頭就說,其實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觀念:均衡的飲食、輕鬆的用餐、定時定量、固定運動... 可是他認為經常被人忽略的一個概念:管理胃口。

法國當下最有名的媒體寵兒廚師是Cyril Lignac,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出的食譜本本暢銷,後來兼賣起鍋子代言食品,其人氣之盛相當於英國的明星廚師Jamie Oliver。去年在法國M6電視台做了一個節目:去各學校的學生餐廳了解為何學生不吃食堂的午餐(至少50%以上最後都倒掉淪為廚餘),並希望能找出改善之道。

他在冷凍食物、粗糙作法、賣相不佳... 等等因素裡,找出更具體的問題所在:小學生經常在上午十點左右就產生飢餓感,零食止飢(而非充飢),這些零食通常是高熱量如巧克力的甜食,止飢同時也止住了胃口,於是午餐就很不容易有好的食慾。他也得出一個簡單卻被父母輕忽的小道理: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胃口。

這兩位美食名人不約而同地用了Gestion這個法文字,其意義和英文差不多,可以解釋成 « 管理 »或是« 經營 »,一日三餐,我們吃的東西的質和量,在今日食物早已不於匱乏的時代,在今日各種零食點心以各種名義商業廣告手段入侵生活刺激消費的時代,我們的飲食方式是不是該像理財一樣,有一個經營管裡的理念,避免飲食過度,同時保持對美食的慾望?

如果我們略略思索一下,人們在歷史上對三餐的生活習慣其實不是那麼的固定。歐洲中世紀時,一般人只有兩餐而非三餐,固然是因為當時食物匱乏,也是因為生活條件所限,由不得口腹之慾的任性,想吃就吃,愛吃多少就有多少。匱乏形成生活習慣,對於食物,除了大官貴族富豪商賈以外,人們只能求量上的溫飽,很難要求質上的好壞。

兩餐變三餐的形態隨著工業革命,隨著都會生活,隨著物資大量生產而出現,大批因工業致富的中產階級形成,都會市民不直接參與食物的生產,食物和土地勞動的關係不再是«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 »那樣的直接,都會市民對食物的感情也沒有過去農民有著 « 粒粒皆辛苦 » 的情感,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時代就來臨了。

從歐洲的角度來看,如果法國的美麗年代是這個生活價值的顛峰期,二次大戰後進入消費時代,藉由廣告商業活動的刺激,對於食物的慾望受到更誇張更不理性的鼓勵,消費,是經濟成長的論調耳熟能詳。吃,不再是為飢餓而吃,是因為應酬因為無聊因為壓力因為鬱悶因為廣告,或是單單只因為 – 想吃。大量的食品零嘴,製作各種簡易方便的包裝,明示暗示你 « 隨時隨地,盡情享受 »的生活樂趣,不斷地膨脹放大的是消費的慾望,而不是真正的為吃而吃的 « 食慾 »。當食物一如金錢一樣,過於豐盛,超過所需,慾望和胃口也就像猛虎出閘,難以駕馭控制。

然後開始出現 « 吃了去吐再吃 »的不合人性不合生理自然的怪異行為。接著是大量吃狂做健身房運動的行為,健身房是為了將吃下肚的東西消耗,不是為了運動本身的愉悅;狂吃到飽是因為健身房可以保證身材不變型,而不是因為吃本身的樂趣。不管是吃還是運動,其價值都被扭曲,而變成惡行循環的一節。或是另走極端的瘦身減肥乃至厭食。人和食物、食慾成為一股間糾纏不清的關係。

法國的美食評論和名人提出這樣的思考:對已經沒有飢荒恐懼的我們,是不是該回歸到最基本的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回歸到 « 吃 »是為了這件行為本身的愉快,是為了享受食物本身的味道這樣最自然最基本的心理與生理需求呢?

管理是為了量,經營卻是為了質,以對食物的質的滿意為標準,而不是對量的達成。。管理經營你的胃口,不是為了當一個食物的清教徒,而是做一個正確健康的美食主義者,讓身體是一具享受美食的媒介工具,而不是擔心發胖致病的恐怖敵手。

說穿了,管理胃口不過就是我們熟知的那個飲食老套:不在用餐前吃零食,均衡而不偏食的飲食習慣,不過度飲食... 讓身體自然產生對質與量的控管機制,讓生理達到和諧而無負擔的運作。

有句諺語:胃口是最好的食物。沒了胃口,再美味的食物都叫人食之無味,於是食慾的養成在我們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

懂得管理你的胃口和食慾,並不是反對享受零嘴的樂趣,也不是鼓勵對美味的禁慾節制,而是讓你懂得將感官維持在最好的狀態和敏感度下,慢慢且盡情地享受每一口飯,每一道菜。不為其它,只為讓每一口美味可口的食物都值得細細品嚐。

(原文載於康健雜誌2007年3月號.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