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0164.JPG
前言: 文章寫於去年六月, 也就是金融風暴之前, 油價物價都在歷史高峰之際. 文章發表在康健雜誌, 不是什麼重要議題, 沒有多少人注意吧.
今天收到台灣朋友轉傳要求連署拒絕行政院提出令人擔憂的"農再條例"(見本文上方),
顯然還是有很人認真看待台灣的永續經營和土地保持的.
沒貼過的舊文章挖出來響應一下, 也希望喜愛美食的朋友關心土地與政策.
連署網頁:
http://registrano.com/events/dontsaybye
相關網站:
http://www.todei.org/
http://www.dfun.com.tw/?cat=1064


其實2005年起,國際大宗穀物價格就開始攀升了,但是直到最近幾個月,才真正的狂飆起來:小麥漲120%,米的漲幅超過80%,玉米將近50%... 更令人憂心的是,研究氣候變化的跨國政府組織GIEC預測,因為溫室效應,現在到2020年非洲的穀類產量將只有現在的一半,到2080年,小麥種植在非洲將完全消失。連向來通膨不高的台灣都感受到這股恐懼了。

我在電視上看著海地、墨西哥、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喀邁隆等貧窮國家人民在街頭和警察對抗,石頭木棍,搶燒打劫,心中很受震動,這些民眾不過是為著家人妻小的一口飯而已,並非土匪流氓。我們以為那個飢不擇食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其實並沒有,飢餓一直存在世界最不為媒體所知的角落… 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用”飢餓的新臉孔”來形容這一次的糧食危機。台灣即使沒有因此出現社會亂象,但也沒有逃過此次糧價飆漲的浩劫。

那未來呢?

大宗糧食飆漲有著很矛盾的背景,和一般認知以為是肇因於人口成長和糧食供不應求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數據都說明全球糧食缺乏是個假象:1960年全世界有57%的人每日攝取熱量在2200卡以下,但是今天有61%的人每日攝取熱量在2700卡以上。1980年全球糧食問題重點是:糧食產量是否能跟上人口成長。根據聯合國糧食組織FAO的研究,二十多年後二十一世紀初,不但達到這個目標,而且在未來我們有足夠的土地、土壤和水源來餵飽所有的地球人。知名的糧食觀察研究者Frances Moore Lappe在他的名作[世界飢餓](World Hunger)裡曾寫到:「全球的米麥綜合穀類的產量足以讓每個人每日攝取的熱量達3500卡… 其它食物也可供給每人每天1.2公斤的乾果穀類,450克的蔬菜水果和幾乎等量的肉奶和蛋。這些甚至足以讓每個人都罹患肥胖症了。」

過去三十五年來,全球對穀類糧食的需求不長反跌:年均人消費從1985年的334公斤降成現在的317公斤。理由其實很簡單,很多先進國家的消費量已經已經達到上限。FAO甚至認為全球性的缺糧是不可能的。

那麼糧價大漲原因何在?除了美元下跌,石油高漲,轉用能源燃料以及投機炒作外,其實政治因素佔很重要的地位。上述的數字是以全球平均值來看待的,如果仔細地分工業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來分析的話,問題就浮現出來了。開發中國家的人口成長約175%,但是已開發則僅有2%,有些地區和國家甚至人口是負成長的,如日本德國。在亞洲,人口成長約0.4%,但是黑色非洲則超過2%。本來就貧窮的國家,更因為人口增長但是沒有相對生產力,且造成財政更大的負擔,只會更削弱人民的消費力。

所以糧價上漲並非全球糧食短產,而是消費問題。世界糧食銀行在一份報告裡指出:全球產量充足並不表示家家戶戶都有足夠的食物。問題不在糧食的充足與否,而是購買能力的高低。這句話的背後是,閣下讀這篇文章的同時,全世界有超過八億人口處在飢餓狀態,而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叫人吃驚的是,這個數字和十年前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就世界人口比例來說是降低的,但是以實際數字看,卻是一樣多的人沒飯吃。

因此,飢餓問題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地區性或國家性的。糧價上漲造成的社會混亂多半在貧窮國家,而這些國家則是大宗穀物的進口國。當然,這些國家仰賴糧食進口的原因不一,但也不外就是政治(土地政策),戰亂(種族或宗教),瘟疫(如愛滋病)等因素讓土地無法有效耕作生產,只好仰賴進口。有些國家仰賴程度高達七八成(唯一的例外是巴西,它是糧食生產大國 – 咖啡糖雞肉牛肉大豆都佔世界第一或第二位,但是國家政策卻是將賺來的外匯拿來償還外債,而非餵養自己人民)。

糧食在工業國不於匱乏,但是在開發中國家則始終短缺。根據統計,2000年時,開發中國家缺少約一億噸的糧食,預計到了2025年將短缺2.5億噸。不僅如此,糧價上漲在工業國造成的影響比開發中國家少很多,最嚴重的當然是黑色非洲國家,三十六國中有二十一個有糧食安全的問題,以人口比例來說,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處在飢餓狀態。更別提那些處在戰亂的國家,如索馬利亞,利比亞,獅子等國家。拿剛果為例,從1997年戰爭開始,營養不足的人口從1千2百萬變成3千6百萬,佔72%全國人口!

解決糧食短缺,或說避免糧食斷缺的問題,除了解決上述因素,在政策上,許多專家認為關鍵在於該國家地區的糧食自給率的高低。讀到這裡,或許很多人認為這些似乎跟台灣現狀沒有太多的關連,其實不然。

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只有32%,而相對的亞洲國家日本是40%,韓國42%,工業國家中美國和法國都在120%以上,也就是他們都有相對的糧食出口能力,也不至於受國際糧價挾持,甚至還是受惠者。過去十年台灣穀類自給率更是持續下降,從30%降到24%,大豆玉米小麥都仰賴進口(主要是美國),因此糧食漲價加上石油價也漲,運輸成本增加,牽動的是其它相關食品物品都跟著漲。

矛盾的是,FAO對於2008年的全球糧食產量預報非常樂觀:比去年將多出2.5%,達到22億噸的歷史紀錄。稻米方面,儘管緬甸的風災摧毀了該國20%的產量,還是比去年多出5%來。可是這些樂觀預測並不保證糧價會漲勢會平緩或下降。

土為國力,農為國本,台灣過去以經濟為導向或是平衡貿易逆差所造成的土地廢耕和農作棄種,現在社會開始嚐到政策錯誤的苦果了。過去因為加入WTO而開放市場,土地休耕廢耕有其必要,但是糧食仰賴進口的程度過高,對於台灣這樣的蕞爾小國來說,漸漸成為隱憂。工業開發程度和成為WTO會員開放市場並不能全面合理糧食自給率過低和土地廢耕棄種持續擴大的政策,否則只是將國家之本操之於他人之手。

石油價格、運輸成本、肥料價格、轉用能源燃料…等因素仍支撐著糧食價格的漲勢,而我們的糧食和土地政策卻持續朝自給率降低,耕地縮減的方向走。

過去,有能力條件享受進口產品食物是件傲人的事,現在也還是,可是在進口幾千幾噸的大豆麵粉玉米中,我們也正漸漸地把國力送給別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urgog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